就是做的過程中遇到了難題,棉衣棉褲這東西,原諒她真沒做過啊,怎麼把棉花均勻的鋪開來絮上去,這就成了大難題。
最終沒辦法,她還是從智腦上找了影片,邊學習邊練習,才把這玩意兒搞定。
等學會了,做起來也就快了。
幸好她空間裡時間充裕,不然還真完成不了。
因為傅家人大大小小,加上她,總共有十五口人,還有幾位老教授的。
這可真是個不小的工程量。
做熟了手,空間裡縫紉機鎖邊機之類的東西,一應俱全,做起來就很快了。
她覺得她上一世還真是有先見之明,準備了這麼多東西,不然肯定還得大費周折。
緊趕慢趕的,利用上了她除了學習之外的一切空閒時間,才終於在十一月初,把這些冬衣全部做出來。
因為這些棉衣棉褲都是穿裡邊的,外面還要穿褲子褂子,所以也沒啥美觀不美觀的,暖和就行了。
儘管如此,傅寧玥還是給女的都用上了紅底白花的料子做了棉衣,棉褲是深藍色的。
至於男的,統一的靛藍加深藍。
她又給家裡人絮了兩床厚實的被子褥子,其他人就沒給做了,做了棉衣棉褲就已經很不錯了,總不能讓她把這麼一大家子的吃穿都給全包了吧?
有了棉衣棉褲,這兩床被褥也就沒那麼打眼了,就算有人不識相說幾句酸話,那也無關痛癢,鬧不出太大的事情。
至於會不會把傅家人的胃口給養大了,傅寧玥也不是沒考慮過這一點,但是目前還遠不到要為這個煩心的地步,如果真鬧到那一步,大不了就分家唄,反正現在她有了足夠的底氣。
現在布票糧票啥的還沒取消,離那時候還得八九年呢,她突然拿出這麼多布料來,來源其實有些不清不楚的,所以她還專門給霍三江打了聲招呼,就說她弄來一批來歷不明的布料,給家裡人做衣服啥的,如果有人問起來,她就推到他身上。
霍三江滿口答應了,這對他來說都不是事兒,妹子有用得到他的地方,他高興還來不及。
搞定了布料的來源,她就挑了一個週末,在腳踏車兩邊各綁了一個大麻袋,把東西馱著回家去了。
別說二八的載貨能力真的很強,怪不得在這個時候都能被當做是運輸工具來用呢,確實名副其實。
她馱著兩個麻袋進村子的時候還引得一些人圍觀,紛紛議論她又倒騰來啥好東西了。
傅寧玥這段時間在村子裡很低調,但是做的事兒卻一點也不低調,也不知怎麼的,都對她有些議論紛紛的。
原因嘛,就是傅家人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都變得壯實了一截,據鄰居說家裡時不時地就傳出肉香,一打聽,才知道是這姑娘的功勞。
她之前總是坐生產隊的拖拉機去市區,每次回去傅家人總能得到一些好處,所以有些人就猜測她捯飭啥好東西賺錢了。
奈何又不好意思張嘴問,這麼一個小姑娘,他們也不能沒臉沒皮的湊上去吧,所以傅寧玥的發家史,就逐漸成了一個謎。
到了十一月份生產隊就沒多少活了,地也凍實了,所以家家戶戶都清閒了下來,沒事都三五成群的圍著牆根曬太陽嘮嗑,女人們就圍在一塊兒拿個簸籮納鞋底,聊得吐沫橫飛的。
哪家哪戶一有啥新鮮事兒,絕對第一時間傳得家家戶戶都知道了。
傅寧玥這麼一進村,便成為了所有人的談資。
她快到家門口的時候,就發現大伯母跟她媽還有小嬸,和村裡的幾個婦人,站牆根曬著太陽納鞋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