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書的主角初見,就是個血淋淋的例子,至於經歷原型是誰,咳咳,我就不說了,你們自己猜。談戀愛的時候虐倒一片,醒悟過來以後,那種悲慘可憐,也同樣虐倒一片。
我想借此傳達什麼呢?
學生時代的戀情,來得也快,去得也快,很多人,用一個詞來概括就是“談著玩”,自以為成熟了,但其實許多想法,都非常幼稚而不可行,當然了,也有非常真心的,但終究是不懂戀愛,一般都會分手的,那個年紀的孩子,懂什麼啊......
不知道大家看沒看到初見的瘋狂:他想要和似矜私奔,晚上瘋了一樣寫信!我估計很多學生,都不止一次想過這些,以為自己和那個人的愛情,會多麼偉大,地老天荒......
實際上呢?兩個人的感情脆弱到和紙一樣,一戳就破,很多時候,那個人在你的印象中,只是一個虛無縹緲的完美形象,試想一下,一個情竇初開的少年,在現實生活中,遇見一個異性,他沒有嘗過談戀愛的滋味,又在逆反期,好不容易得到一個人關心,而且剛好覺得她還不錯,他就在想:誒?要不就收了她吧?然後就變成一個八年級的初見了,頭破血流,悔之晚矣。
八年級的初見,太多了......
試想一下,如果初見沒有那樣的母親,沒有嫿禕,他的生活會變成怎樣?
不就被似矜糟蹋了嗎?
早戀,肯定不值得提倡。
這時候肯定有人會反駁:初見最後不還是和嫿禕好上了嗎?
是啊!沒錯,但是兩個人沒有幹出什麼過火的事情,只有那種比較美好的情愫,兩個人經歷了那麼多事情,懂得如何處理自己的感情,如何經營自己的人生,他們為了不影響對方,把感情深藏心底。所以他們的結合,是成熟的,他們都不是小孩子。
而且,他們的感情,肯定是真的,他們都是被對方真實的人格所吸引,兩個人的優缺點,彼此清清楚楚,這樣無疑可以走得很遠。
總之,我覺得這部小說可以華為三個層次:
七年級的初見,懵懵懂懂,充滿憧憬。
八年級的初見,叛逆,早戀,壞孩子。
九年級的初見,醒悟,成長,最後贏得了比較成功的初中生活。
這部書所蘊含的元素,還是很豐富的,還是希望這些對於你們,有所借鑒,希望你們認真琢磨其中的道理,少走彎路。
同時,我也藉此反映一些對於這個社會,對於家庭,比較個人的看法,比如,我表現出了很明顯的,對於感情不專一現象的批判,以及對於鹹豬手,耍流氓的唾棄。
至於這部書,會不會出一部續集呢?我想會的,初見的生活,肯定不會在初中結束的那一刻,戛然而止,他還會走下去的,但是,我馬上就要經歷人生中最重要的三年了,肯定不會天天寫小說了,我懂這三年是什麼日子,埋頭學習,挑燈苦讀,我不敢拿自己的人生開玩笑,更不妄想不勞而獲......所以呢,至少要等到三年以後了,三年,這也是我和你們的約定。
如果讀者朋友們想讓我出一部好看的續集呢,就幫我想一個不錯的書名吧!包括好的素材,好的人物,都可以提出來,歡迎留言!經過篩選,我一定會採納的,三年以後,我們再見!
十五歲的我,奠,永遠回不去的初中生活。
2018年7月27日
完本於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