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放完假回學校,早讀的時候,初見沒有看見周天的身影。
以往的時候,哪個同學沒來,子琪都會嘀咕一聲,可是周天沒來,子琪都沒注意到,可見周天的存在感之低。
初見心裡有了一點不好的預感,但是如果結局註定那樣,初見也沒辦法啊!
初見只能安慰自己:沒事的沒事的!周天也許是肚子疼,或者是起床晚了呢?
一整天,初見都心神不寧,周圍的同學都發現了他的異樣。
但是初見表示自己沒有問題,不需要大家擔心。
初見也不想讓他們知道這件事情。
嫿禕還是一如既往的熱心腸,初見也覺得和她稍微知心一點,就把這件事情告訴了她。
嫿禕也只能嘆息:“哎,都是好好的人,自己卻決定不了人生......”
初見心裡自然不好受,甚至有了些愧疚。即使他知道,自己這樣想是多餘的,周天的去留,不是他一個人決定得了的。
果然,晚上回家,媽媽就告訴初見,周天還是沒能留住,周天就是執拗頑固,誰說都不聽,現在又開始了他在鄉下的“幸福”生活。
初見的媽媽勸慰初見不要難過:“哎,他最終離開,其實和他叔叔有一部分關系的,你想想,一個農村的孩子,就算他是自己的侄子,終究不是親生的啊!就算是周天他叔叔想把他留下,那周天叔叔一家人,白養一個人吃飯,能答應嗎?還不得別扭死!”
媽媽也有些憤怒:“周天這個小孩也真不懂事,自己有一點點不舒服就想著回去,不知道自己的父母在農村種地,多不容易。”
初見沉浸在一片悲傷的情緒中,人生在世,不是什麼事情都如自己的意的。
罷了罷了,那畢竟是一個註定和自己沒有什麼交集的人,管好自己吧,自己又不是救世主。和周天一樣的孩子太多了,自己也不可能挨個拯救啊!初見只能無奈地想想。
班主任顯然知道這件事情,對於周天的舉動無比氣憤,班會的時候拿他當了反面教材。
反正人都走了,怎麼說,無所謂了.......
“同學們都知道,前幾天我們班來了一位新同學周天。可是你們可能很好奇,他為什麼走了是嗎?”
班主任的話,挑起了不少同學的興趣。
“因為他是個懦夫!”班主任突然咆哮了起來。“就是不想吃苦!環境稍微一改變就想要跑!懦夫!在城裡上學,他不配!這麼好的條件,活該回家種地!”班主任絲毫沒有留情面。
是啊,生活的強者,又怎麼會這麼好當?
可是,班主任說得沒錯。
接下來的話才是重點:“現在九年級了!我們必須對自己狠一點!再有偷懶的,半死不活的!別怪我不留情面,說不好聽的,你這個樣子,就只配種地!這間教室,鄉下想來的人,很多人擠破頭來不了!”
鄉村的教育條件,終究不如城市.......初見很贊同,許多農村孩子,沒法掌握自己的命運。
學習生活又步入了正軌。
九年級的課程,初見發現,還是挺得心應手的!學的都會!
基礎好,還是很重要,七八年級,初見的基礎,比起頂尖的學神,並算不得好。但是要吊打那些學習比較好的還是夠的!
只不過初見覺得這日子實在是無趣,總感覺少了點什麼東西。
看著似矜和郝然親熱,初見心痛無比:為什麼?為什麼一個水性楊花的人,反而可以過得很幸福。自己付出了好多好多,為什麼落得這個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