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瀟正在家裡打遊戲,門鈴聲響,開啟就是表妹和去接表妹的韋勇。
表妹身高一米六,染著褐色的頭髮,髮型是披肩波浪,穿著彩色的針織衣,旁邊還有一個行李箱。
李瀟也是許久沒有見到表妹了。
他這人比較宅,有時候沉迷於某件事會連吃飯都忘記,個把月不和某個人打招呼是很常見的。要不是他每天都會看看朋友圈,給親戚朋友點贊,估計人們會以為他失蹤了。
表妹驚歎了一下老李家房子的奢侈,進來找到熟悉的客房把行李箱一放,從廚房出來的鄧金紅立刻拉著她一頓寒暄。
李瀟這人不怎麼愛說話,家裡平日裡說話最多的居然是鄧金紅。
她經常和李媽聊家長裡短,偶爾還加上李爸。曾經大表妹在家裡住過一陣,也是老婆和她聊天多,不知道的還以為李瀟是贅婿。
溝通隔閡在他家不存在的。
現在吃飯容易,點外賣能送到村裡,想吃好的可以點貴的外賣。
但鄧金紅苦練了手藝,覺得如果連吃東西都要別人做,那她對家庭的貢獻就特別少了,不栓柱男人的胃,怎麼拴住男人的心?
鄧金紅稍作操作,李瀟和表妹面前先擺上了兩份日式鰻魚飯。
“哇哦,嫂子的廚藝真棒!”表妹表情誇張。
“一眼就能看出來的事,就不用說出來了。”鄧金紅笑道。
“比我吃過的米其林的都好吃!”
李瀟聽得笑了,米其林做輪胎的,他們懂什麼美食?
李瀟現在是養海鮮的,經常吃各種海味,而且他特別的閒,亞洲這邊比較火爆的網紅餐廳,他都打卡過,那些日料店嘛……只能說小日子的人營銷能力不錯。
但表妹是個普通的打工族,沒那麼多的生活經歷,覺得比米其林好吃,對於她來說已經是特別高的評價了……確實也是。
中國人吃鰻魚有上千年的歷史了,這東西很補,閩地人是比較喜歡吃的。
只是這玩意兒也貴,以前國人收入較低,一般也吃不起這個。直到這些年收入稍稍上來了,又有宣傳,國內這玩意兒才慢慢火了起來。
閩人喜好吃鰻魚,將其視為三大頂級食補之一。
另兩個是烏雞和紅鱘鋸緣青蟹)。
日式鰻魚飯比較傳統的做法是先蒸再烤,然後刷醬料,鄧金紅用的就是這做法。
接著上來的是八幡卷,這玩意兒簡單說就是牛肉片卷牛蒡,加七七八八的東西煎煮,這是對女性比較補的一道菜。
再接著是華萊士買的炸雞、薯條和可樂,有通腸胃的功效。
可以說這是一道滋陰補陽,又疏通腸道的美味食療了。
以前食物珍貴,老一輩的人招待親戚,那是恨不得擺好滿滿的一桌,一定要吃得剩下許多才行,如果客人吃完了,會被預設東西做少了,招待不周。
現在滿大街都是吃的,至少平時不存在缺食物的情況,那就不用搞得那麼誇張。
吃完了東西,大表妹到客房補覺。
她最近辭職,每天晚上都刷短影片到很晚,越焦慮越刷,越刷越焦慮,昨晚又通宵了。
等到晚上九點,大夥早就吃完了晚餐,李瀟在書房裡畫畫。
最初學畫畫是因為他學渣,而且又喜歡畫畫。但當喜好變成了工作,這工作又累又不賺錢的時候,愛好就變成了厭惡。
如今整日裡沒事幹,想畫就畫,愛好就回來了。
聽到門口動靜,李瀟停下了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