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魃看著說小道大道,但哪怕小道里,也是有講頭的。
有些人說話喜歡打機鋒,能解讀出什麼全憑聽的人想象。
貪嗔痴乃是三毒,會使人愚痴,什麼色令智昏、利令智昏大概都是這麼來的。女魃勸世人戒貪嗔痴,讓人防微杜漸,看著似乎是讓人控制自身的慾望。
但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思考。
貪嗔痴不一定是這人自身就這麼樣,可能有無形之手把人推向了貪嗔痴,而無形之手背後必有有形之大能。
這大能不會一開始就展露出驚濤駭浪,必然是先潤物細無聲,所以要防微杜漸。
世人經歷的事情不同,話是教導不了人的,只有事情可以。同一句話,經歷過不同事情的人,會有不同的解讀。
兼聽則明,偏聽則暗。
女魃原先乃是人族英雄,成了香火神後,人們內心中她是什麼形象,她就得按照這個邏輯行事,於是旱情來了。
古代對付一般的旱災,通常有兩個辦法。
第一個是賑災發粥給人吃。
古時候官方糧倉就有這個功能。又或是富紳可以申請,但不一定能過。因為困難時期饅頭可以換老婆,別看現在要拿出糧食,這可以算作超級抄底,整體上是大賺的。
為了防止不需要救濟的人來喝粥,賒粥人往粥裡撒米糠,甚至是泥土砂石,都算是常規操作。
第二個是以工代賑,就是古代搞大基建。
這些只是針對一般乾旱,如果碰上超級旱情,“土石方被燒”、“人死熱”、“行人死”、“千里旱”,那就只能大移民了,十個能活一個算幸運。
光是放粥和以工代賑,那也不太夠,李瀟決定花錢讓人到處打井。
畢竟閩地既是南方,又是海邊,不管是洪是旱,那都是一時的,整體肯定可以調控。
打井先要看該地草木是否旺盛,如果是耗水量大的雜草茂盛,往下打肯定有水。
打出了井來,再在水井上搭草棚子。有足夠多的水井,目前的旱情也就不礙事了。
蝗神這一次來得興奮,走得憋屈,又給李瀟貢獻了大量錢糧。
她可能很不理解,覺得不合邏輯,但其實邏輯是在時刻發生變化的。道可道,非常道。
旱災和蝗災就這麼輕輕鬆鬆被人類降服,人類的發展有一部分屬於征服外部自然。
另一部分麼,自然是人類內部競爭。
李瀟的學生朱爾旦今年要考進士,早早就帶著書童出發了。
李瀟教了朱爾旦厚黑學,以及一些逆向思維邏輯、簡單人類學、簡單民俗學。
至於正經科考的內容,李瀟自己都不懂,教不了人。
世間一切事物皆有陰陽兩面,許多人只見表,而不見裡。殊不知……九天之上有九真,九真返還化一元。陰陽氣數乃造化,順則生凡逆成仙。
陰陽看似背道而馳,而又神奇的融合。只有都登堂入室了,才有那麼一絲可能實現自己的抱負。
朱爾旦換上了七竅玲瓏心,考進士不難,難的是之後。
這期間也發生過一些異事,看著怪異,但對生活又沒什麼影響。
李瀟作為朱爾旦的老師,帶著他去淮陽縣找老朋友,在做縣令的丁乘鶴喝酒。
這丁乘鶴有一名紹興師爺,姓葉,乃是一名秀才,文章詞賦都是特別強悍,朱爾旦向他討教了數日。
旁人看不出來,但李瀟一眼就看出這葉秀才乃是鬼物。
本來以為這裡邊有什麼陰謀,觀察一陣發現,這葉秀才估計都不知道自己死了!
問了他的過往,才華極高,運氣極差,總因為各種原因名落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