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中了進士都不一定能當官,你一個舉人,就能來這肥沃之地當差。這滿桌珍饈來之不易,可不要做出什麼不好的事來啊。”
“師伯見笑了,我一個主簿能做出什麼不好的事?況且我本來就家境殷實,更不用提寧王對我頗為看重。”
“寧王?”李瀟想起一些事,“這寧王我略有耳聞,傳聞中他窮奢極欲,還建了什麼絕頂樓,收藏人間珍寶……你是皇帝的官,得和藩王保持距離。”
未央生笑了笑,小聲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就是要蒐集他的罪證。”
這種事情李瀟也幫不上忙,他只是個單純的掛筆,沒了掛他什麼也不是,所以也不好說什麼。
又聊了一會兒後,未央生問他怎麼知道自己在這的,是否有什麼事需要幫忙。
李瀟不玩虛的,直接就把自己遇到道濟和尚,給人換心換肺的事說了,又說未央生曾經想換馬的零件,認識懂類似法術的奇人,能否告知奇人是誰。
“師伯既然都遇到道濟了,那直接問道濟不就行了?”
“師侄你有所不知,道濟給人換心換肺,用的乃是一門叫做《未來星宿劫經》的佛功。
這經文後半段全是佛名,就算是常人天天念此經文,也要被度化到西方極樂世界,我學這玩意兒不妥。”
未央生聞言低頭沉思了起來,久久不語。
“怎麼了師侄?”
“我有一個朋友,叫做布袋和尚,有一次和他聊天,他問我覺得怎麼樣才是快樂。”
“你怎麼說的?”
“我說不知道。那時候我很迷惘,就想讓他指點我一二。他說今日苦或許是明日的樂因,明日苦或許是今日樂的果。”
“這布袋和尚有點意思,但他的話並不對。”
李瀟許多年前曾經認為,人一生的苦是有限的,吃完苦就該享樂了,或是先享樂了,後邊就要吃苦了。
最簡單的例子,小時候不吃讀書的苦,長大了就要吃工作的苦、生活的苦。
後來他發現這觀點是錯誤的,很可能一個人吃完了讀書的苦,還要吃工作的苦、生活的苦。
於是他從刻苦黨變成了鹹魚黨。努力能夠有奔頭,那就努力一陣。發現領導只畫餅,不加錢,那就鹹魚幹活,或者辭職歇一陣。靈活行事。
未央生說:“當時我回布袋和尚,縱然如此,我也會先選擇今日之樂。”
“所以說你們這種就是太極端,取中不行嗎?比如白天苦,晚上樂。”
未央生若有所思……
他接著說:“後來機緣巧合,我認識了一個叫做極樂童子的隱士,再後來的事,師伯你就知道了。”
“那這極樂童子人在何方?”
未央生沒有隱瞞,把所知的極樂童子的一切說了出來,但又表示極樂童子或許比道濟更坑。
根據民間傳聞,道濟怎麼說也是降龍羅漢轉世,有大神通者就算投入西方極樂世界,也不一定要六根清淨,去欲界混日子也行。
但那極樂童子身份不明,曾經看未央生小有家資,又是個秀才,就誘導他往那方面思考,現在一想大有問題。
李瀟忽然想到,這莫非也是從欲界偷渡過來的?
喜歡逍遙聊齋請大家收藏:()逍遙聊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