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大夥玩得嗨了,趙延請大家到勾欄接著喝,王慎則是找了個機會,帶著馮明去給楚公子敬酒。
楚公子把酒喝了,但不代表樑子就過去了,畢竟只是王慎帶過去的。如果是趙延帶過去的,那事情就算完了。
等到了深夜,有些人不留宿,各回各家。
李瀟走在路邊,見一人從一間破廟中出來,正是馮明。
“馮兄這是燒香拜神?”
“唉,雖說子不語怪力亂神,但現實裡做不成什麼事的時候,又會寄託信念於鬼神。”
“那為何拜這野廟呢?”
“三清和佛祖法力大,但拜他們的人太多了,估計他們也照顧不來。聽說小神比較靈驗,路過了就拜拜吧。”
馮明拜的這廟,中央泥胎神像是長著五張臉的惡漢,旁邊有一個老嫗的泥胎神像陪著。
這是五通神。
五通神起源於一千多年前,相傳五代時有五名江洋大盜,某日幡然悔悟,義結金蘭,就不做壞事了。
他們不但不做壞事,還贍養一名孤苦老婦,認其為母,孝順至極,經常行善。
於是民間就開始建五通廟,五通神像旁邊會放五通之母的神像。
到宋朝的時候,官方比較迷信,封了五通神封號,五通神就化身成了五路財神。
而且五通神在傳聞中特別神奇的是,他們可以借陰債。如果能從他們身上借到陰債,那就可以官運暢通,榮華富貴。
所以可想而知,五通神肯定爆火過。
但後來發生一些事,慢慢信的人就少了。
唐時道教學者施肩吾說:“五通本是佛家奴,身著青衣一足無。”把五通神推向了佛教。
五通既然是佛奴,信佛的人直接去拜釋迦就好了,還拜什麼五通?
宋朝佛教典籍《五通會元》裡寫了:“僧問:如何是古佛道場?師曰:五通廟裡沒香爐。”自此之後,五通廟被徹底繫結佛教。
而且佛教裡的五通仙……不是什麼好東西。
從此,五通神和五通仙在民間形象融合,就不受老百姓所喜了,各地五通廟開始荒廢。
這些事讓李瀟特別無語,他不迷信,但他特別敬財神,各路財神他都研究過。
都怪那群波旬弟子為了擴大影響力,什麼都往佛家搬,好好的五路財神被改成什麼亂七八糟的玩意兒。
仙俠世界是有香火神的,五通神太久沒人供了,也就回應不了人了。而他們的廟宇又多,指不定被什麼詭怪潛伏。
‘馮老弟只是隨便拜拜,應該不會那麼倒黴……我得快點回家,萬一繡兒不睡覺等我,那就大大不妙……’
馮明的事只能說是個小故事,李瀟並沒太在意他,第二天就把他忘了。
那楚公子就像是不記仇一樣,某次聚餐,他很熱情的和馮明說笑,還邀請馮明到他家玩。
馮明謹記王慎的話,說自己要閉關讀書,沒有應邀。
但馮明躲得了初一,沒躲過十五,楚公子生日很快就到了。
楚公子的夫人是個妒婦,家裡所有婢女都必須穿得灰撲撲的,不能打扮。
某個婢女因為穿著整潔,和楚公子說了幾句話,被楚夫人給打死了。
封建王朝的僕從、婢女的命是不值錢的,老百姓的命真的如草芥一般。這次按理說也就是賠錢了事,這麼一個無奈的結果,然而楚公子歹毒,竟用婢女的屍身嫁禍馮明。
他在生日宴上把馮明灌醉。
馮明這人是沒捱過社會毒打,閉關了一陣就覺得別人把他忘了,喝酒上頭,醉得不省人事。
姓楚的把馮明和那婢女屍身放一張床,說是馮明想對婢女不軌,婢女不從,就被他殺了。
楚家上下一堆奴僕、婢女做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