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營養學在中國起步較晚,十年前屬於一個比較落後的學科,但隨著網際網路和短影片的興起,現在哪怕是外行也能明白一二。
何慎勇是國家隊營養師團隊的新人,有幸跟著老師進入了最頂級的核心圈子。
其實大多數的運動員是沒達到拼營養的。
就拿健美來說,國內的健美運動員平日裡都是搞髒增肌,也就是狂吃,體脂率極高,平時說話都喘。
這些人漢堡、火鍋、擼串、啤酒,來者不拒,也就是準備比賽了才低碳刷脂。
這些人需要什麼營養師?
而世界頂級的健美運動員,那都是整天泡在健身房裡,別人練十組、二十組,他們練五十組,而且極度控制飲食,這種人才需要專業營養師。
更不用提一些運動員,事少錢多責任輕,一個個豪車名模,訓練量在各種運動員裡都是墊底的,也不需要營養師。
何慎勇服務的是一群意志力頂尖的運動員,這些人已經拼到了天賦的極限,現有的營養學也沒辦法給他們更多助力,所以營養師們開始尋求突破。
觀看完了麥寇的直播,何慎勇在房間裡思考。
“在足量的訓練之後,食用魚肉確實可以讓人恢復和增長,像c羅就是鱈魚的愛好者。”
“不過巴沙魚脂含量高,而且我記得bbc出過一個節目,說安南巴沙魚飼養條件差,激素濫用,然後米國就禁止進口了。”
“這也不排除煙幕彈。要知道鱈魚是生長週期不短的魚類,它們的重金屬含量是不低的。”
“重金屬和激素殘留,誰危害更大不好說,甚至安南巴沙魚激素殘留也可能沒那麼嚴重,畢竟bbc風格……巴沙魚也比鱈魚便宜太多,擋了財路,也是可能的。”
想到就做,何慎勇聯絡了一名熟悉的供貨商。不是某種食物的供貨商,而是神通廣大,什麼東西都能搞到的供貨商,搞點市面上的巴沙魚試試。
兩天後,各種檢測之後進入動物實驗。
再接著讓人吃巴沙魚,練前吃、練後吃、不練吃,各種記錄資料做對比。
結果當然是沒什麼作用。
等他出了實驗室,正好碰到和他不對付的一名同事。
“實驗不順利?”
“和你沒什麼關係吧?”
“以前你小子就會浪費錢,搞牛肉和海魚方面的研究。現在不浪費錢了,搞河魚了。等你什麼時候學會賺錢了,你就到我這個層次了。”
“這就是你接海參廣告的理由?海參的蛋白是非完全蛋白,吸收率不說比雞蛋,連大豆都比不上!”
“所以說你死腦筋,運動員缺這點蛋白嗎?訓練量足夠大的,吃什麼都一樣。訓練量不夠大的,吃什麼也一樣。你慢慢琢磨吧,我約了人打高爾夫,就不和你多聊了。”
何慎勇就是不服氣這一點,那要運動營養學幹什麼?
但對方確實能賺錢,這就讓他很氣。
明明是同學,但兩人的待遇、圈子……現在完全不是一個級別。
他對上學時候的一些想法,開始動搖了。
‘等等,麥寇買的巴沙魚,會不會有什麼不一樣?哪怕是同一種生物,產地、氣候、飼料、年齡的不同,都會讓它們不一樣。’
慢慢的,何慎勇調查到了李瀟的安南漁場。
李瀟對這些事完全不知情,過一陣,他意外的獲得了一份國內的超大訂單,價格高處市場價許多。
他意識到了什麼,裝作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