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繡兒想給李瀟納妾,這其實是時代原因。
在抗生素出現之前,人的壽命特別短,拿清朝舉例,清12帝生140多個孩子,有75個活不到15歲。這還是帝王家,有最好的醫生和最好的藥。
普通家庭可想而知。
所以為了延續血脈,就必須多納妾,多生孩子。要是隻有一兩個孩子,賺再多家底都會被人奪取。
不僅是血脈延續的原因,也有大人自己的利益考量。
甲生了6個兒子,乙只有2個女兒,甲家每年把田線往乙家挪一寸,官府可能管嗎?
現代社會在貧困山區,這邏輯都是行得通的,所以越窮的地方越生。
為了自身的利益,姚繡兒也會想給李瀟納妾,她的陪嫁丫鬟春桃自然是她心中首選。
不過,李瀟都修仙了,也不怎麼在意世俗界的看法,他的目標是長生久視,而不是養育出優秀的繼承人,這一點不好和這些搞封建的人說。
納妾的事暫且不急,隨緣。
李瀟快要當爸爸了,開始關注小孩。
現代社會他買了一堆母嬰知識的書,刷短影片的時候看到哪家孩子可愛,也會順手關注。
有心跟著自己有孩子的同學學習,結果他發現……
看古代話本的時候經常會看到“家貧,無力娶妻”,以前還以為是說缺吃飯的錢,現在一琢磨,可能是缺城裡房子、小汽車、一大筆彩禮……而且最好還是無貸款。
能夠符合這些情況的,十個男的都不一定有一個,大多數男的真的是無力娶妻,而不是不願意。
要是沒有外掛,李瀟現在是無力娶妻,未來……估計也難。要真辦到了,估計得走一趟安南了。
然而,現在也是走了安南……
仔細想想,他初中同學早戀的幾對,早就結婚了,感情好得很。
高中同學早戀的有結婚的,也有離婚的。
大學同學基本都是“家貧、無力娶妻”。
“嘶……我彷彿掌握了某種規律?”
“在學校裡搞不定女同學,出社會果然更不可能了!”
“而且女的越不理智,越相信愛情的年紀,就越容易搞定!”
李瀟坐沙發上看朋友圈,然後琢磨社會發展史。
上一代人其實是奇蹟,他們出生後就是生產力飛速發展的年代,成年後是人均資源最平均、機會最多的年代,他們的經歷是不可複製的,甚至他們的經驗都不能借鑑。
上一代男的基本都能找到物件,但除了上一代之外,古代、現在普通老百姓都是特別難娶妻的。
要麼得家境優渥,要麼就是很懂女人心,這兩類人是不愁找物件的。
有些同學曾經是李瀟的好友,只是年紀越大越不能談心,慢慢的就疏遠了。
有幾個好哥們一時受困,或是才華不得施展,或是生意出了問題,人都是很好的人,但命運對他們不公。
思考了一會兒,李瀟決定拐彎抹角的幫他們一把,多兜幾圈,儘量不讓他們知道。
又回到了仙俠世界。
去年冬天他們沒有被指派徭役,民生得以休養。
古代家庭多生孩子也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應付徭役。
徭役最輕也得抽調一家一個男丁,每年無薪去造橋修路一個月,伙食還要自己帶。這是最低標準,正常肯定要加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