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明朝國力強盛也遭不住這種充大頭,就會做數量限制。而後期對外貿易,乾脆就掌握在世家手裡了。
清朝情況和明差不多。
和一些較遠國家名義上是朝貢,實際上做生意相比,安南有些不一樣。安南古代確實是中國屬國,古時候的中國經常駐軍安南。
而如今的大乾朝外貿政策類似宋朝,又經過了攤丁入畝,人口超過了一億,國內就是一個巨大市場,所以外國商人特別喜歡過來交易。
不僅東部沿海城市成了商貿聖城,就連桂省諸城,那都經常有安南商人從水路過來。
大乾的桂省有十一府、二州、二廳,和光緒後劃分差不多。
大乾商人從甬、鷺島購買茶葉、藥材、生絲、布匹、瓷器,經道道關卡來到桂地,賣給安南商人。
而安南商人則是賣象牙、胡椒、燕窩、牛角、黃金,等等比較原始的財貨。
這時候想要經商,還得有護照,過關卡用的。安南商人想來做買賣,也得有差不多的東西。
不過李瀟習慣了遁地行走,以及從現代社會進貨,再加上他遇事不決,金銀開路,所以一般的規矩對他沒用。
來到了鎮安府天寶縣,李瀟收購了家要倒閉的酒樓,賣起了補陽仙薯粉。
第一天他免費送粉,只要能在一炷香時間吃完一碗腦袋大的補陽仙薯粉,李瀟就給對方一兩銀子。
能先吃粉後付錢,乞丐肯定都來了,他們最後吃不完賴賬,李瀟能把他們怎麼的?
眼看吃不死人,在城裡幹活的肯定也來,還有吃飽了跑村裡叫親戚來的。
最後李瀟笑眯眯的虧了300兩。
第二天正常收費,哪怕賣的有些貴,還是有人來,甚至不少人是昨天的回頭客。
李瀟僱了一些人,自己做甩手掌櫃,每天就看看有沒有安南商人過來,然後三五天回一趟陳塘鎮。
個把月後,一名穿著和周圍人不太一樣的中年男子,帶著一群人過來。
“這位店家,聽說你這裡賣補陽仙薯粉?”中年男子上前,很有禮貌的小聲問。
“對。”
“是這樣的,我有一位朋友,他有些難言之隱。我有意把你這店介紹給他,但我又怕沒有效果。”
李瀟笑道:“那你可以先試試。”
“有勞店家了。”
“小盧!過來招呼幾位朋友!”
“來嘞!”
李瀟這會兒賣的壯陽仙薯粉是真貨,有大粉、小粉兩種。
大粉是以牛鞭、柴雞、黨參、西洋參、枸杞子、甲魚、火腿、鹿茸、巴棧、蟲草、蟲椹草為原材料,熬製濃濃的湯底,再加上可以補陽的仙薯粉,可以說絕對好使。
小粉是以熟地、生麻黃、白芥子、炮姜、杜仲、狗脊、肉桂、菟絲子、牛膝、川斷、絲瓜絡,以某種比例熬製,最後放入可以補陽的仙薯粉,功效也絕對猛。
可能有人會覺得奇怪……這碗粉的藥效關紅薯什麼事?
但這生意賺的就是不奇怪的人的錢。
喜歡逍遙聊齋請大家收藏:()逍遙聊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