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少杯的比賽賽程有十四日整,八月一日至十四日。
除了十四天的賽程之外,還有一些半公開的附加的專案。
比如優秀作者簽約的會談,比如優秀選手與評委的交流下午茶,再比如從第一屆釋少杯流傳下來的傳統:賽前晚宴。
賽前晚宴是釋少杯前一天晚上六點到八點的聚餐,邀請全體選手和評委參賽。
第一屆釋少杯的賽前晚宴上,年近六十的蘇聖作為特別嘉賓出現在賽前晚宴上,帶給評委和選手們極大地驚喜。
之後的每一屆釋少杯,他經常會以嘉賓的身份出現在賽前晚宴上,哪怕封筆淡出文壇之後也沒有停止。
據統計,在他在世的前三十七屆比賽中,蘇聖蘇文豪共參加過二十三次賽前晚宴。而在2086蘇釋晨去世之後,這個傳統依舊被保留了下來。
據說,在賽前晚宴的時候,會有蘇聖的魂魄歸來,賜予智慧,引導少年少女們走上文學之路。
賜予智慧,引導新人。
這真是……
看到相關介紹的時候,蘇白咂著嘴簡直哭笑不得。
“好歹也是二十一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了,藍星怎麼還封建迷信。”
“這樣的傳說……說的蘇前輩好像跳大神的薩滿似的。”
實際上別說是蘇白,普通民眾也是八成不信兩成信。
但蘇釋晨在藍星的地位就是這樣獨特。
幾千年以後,他能不能像孔子那樣依舊被人尊敬暫且不論,但凡是涉及到蘇釋晨蘇聖的訊息,不管過了多少年都不會過時。
有媒體每年拿出來炒一炒,聊一聊,扯一扯,就算蘇文豪死後的十年間賽前晚宴上從未發生過靈異事件,也沒有某個參賽者突然文思泉湧疑似被蘇文豪開光,這個奇葩的傳說還是以類似“高校怪談”的形式流傳了下來。
至於在釋少杯內部,倒沒有這種迷信的說法。
舉辦這樣的晚宴,一來是對賽程做詳細的說明,二來讓選手們互相認識,三來要把大牛評委們放出來sho一場,激發參賽者們的比賽熱情和對姍釋文化的嚮往。說白了就是官方的裝逼和炫耀。
在蘇聖還在的那些年頭,賽前晚宴的主要作用就是展示,不少年輕人參加釋少杯的目標,不是加分升學而是一睹蘇聖真容。
而他去世之後,展示吸引的左右依舊存在,大牛評委們的分量略有下降罷了。
……
晚七點,姍釋公園宴會廳。
賽前晚宴快要開始了,宴會廳燈火通明。
各路媒體架好了長槍短炮,天花板之下著各型各色的攝像機。
在宴會廳中擺上了十一張圓桌,每一桌十個座位,密密麻麻坐滿了人。
在最靠前的餐桌上,風物無情在內的九位評委和大賽主席林瑞雨均已就坐,在僅次於評委席的的第二桌上,卻有一個很顯眼的位置空缺著。
釋少杯晚宴的座次是按照初賽名次進行排列,這個離評委席最近的最很顯眼位子,自然是安排給初賽的第一名。
“快到點了,怎麼還沒?”
在攝像機照不到的陰影處,大賽組委會副主席付向辰揹著雙手,手中拿著一張顯影板,在大理石地磚上來回踱步。
正當他第七次看錶皺眉又加重一分的時候,宴會廳的側門開啟了,下屬許文氣喘籲籲跑進來。
“付主席,實在不好意思,這個蘇白不知道去哪了。”
許文喘著粗氣道:“我去宿舍裡找過沒有人,電話也處於關機狀態,為他配備的那架觀光飛艇停在園區南門口不遠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