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蘇白!真是……”
同一時間,遠在千裡之外的魔都,釋星文客總編林雨瑞坐在辦公桌前,發出了十分相似的嘆息。
在他面前的電腦中是釋晨百科的搜尋介面,在其中鍵入“小說私奔”四字,回車之後,搜出了三十幾萬的詞條。
這僅僅是一篇小小說,一部新人的作品,卻在沒有絲毫宣傳的情況下,進入釋晨百科了熱搜榜前十,壓過了某一位文紅作家和妻子離婚的新聞,還有不斷上升的趨勢。
林雨瑞覺得心很痛。
……
“這僅僅是一篇小小說,一部新人的作品,在沒有絲毫宣傳的情況下,刊登在一份只在陽城範圍內發售的報紙上,剛開始肯定不溫不火的。”
蘇白曾這樣分析過:“不過一旦散佈開了,那就是拼文章質量的時候了。”
現實情況也和他預期的差不多,受陽城時報發行範圍以及報紙受眾面的限制,《私奔》在登報七八天進入網路報刊庫之後,才逐漸在網上傳開開來。
一傳開,這篇小說就引來了廣泛的討論,不少讀者都自來水幫著宣傳。
“你絕對猜不到結局的小小說”
“令家長毛骨悚然的一天”
“世界上有比試卷沒答好更糟糕的事情!”
“平凡的文字,平淡的敘述,不平凡的故事,不平淡的情感體驗”
“如果你剛剛期末考砸了,趕快看看這篇小小說吧,能救命”
所謂好的小小說都是這樣,篇幅很短內容很多。
原本只是講明白故事給人思考就足夠精彩了,但《私奔》在極強的沖擊力之餘又強的現實意義。
小說中的兩封信非常口語化,考砸了的小讀者完全可以直接拿來寫給父母,讓每一位讀者父親陪著一起反思,一起感嘆。
……
在小說帶來的第一波震撼過後,不少目光又會落到這位堪比哲人的作者身上,想看看是哪位成名已久的文壇大神。
可這其實不是一位大神。
披薩?披薩是誰啊?
等等,這個名字有點熟悉,在哪裡聽過來著……
上次釋少杯黑幕鬧地沸沸揚揚,那個寫《奇跡》的作者蘇白,有一個筆名似乎就叫披薩。
這兩個難不成是一個人?沒搞錯吧?會不會是重名?
有好奇讀者把《奇跡》和《私奔》兩篇小說放在一起比對,相似點簡直一大把。
兩篇小說的篇幅都很短,兩篇都筆鋒清淡,兩篇都是既不需要描寫,又連描寫都吝嗇。
兩篇小說都是父親和女兒的故事,雖然視角變了,但是都能看出父親對女兒的深愛,都能看出女兒對父親的敬愛,都那樣飽含深情。
如果分析作者本人,那還有更直接的證據:陽城時報是在陽城本地發行的,而公示中作者的蘇白的所在地也是陽城。
對上了,全部都對上了。
別的話不說,趕快去拜大神啊!
一群讀者熱鬧鬧湧進了釋少杯論壇。
相比於上次認為釋少杯有黑幕,這次的來客大都是些青少年,他們要麼是剛剛期末考砸慘遭竹筍炒肉,要麼是按照小說裡講的方法寫一封信給家長從而逃過一劫。
“抱緊蘇白大神的腿,大佬請收下我的膝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