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這段故事是杜撰?”蘇白聽著覺得難以置信。
“這,這不可能啊!”
蘇白從腦海中找出搜尋引擎,將上次讀的大國崛起文稿又翻出來。的確有這個故事,也讀地一字不差,稿件也就是正版的文稿,這個故事絕非空xue來風。
但在西公子的敘述中,經過多方查證這個故事卻又沒有沒有。
在段落的最後,他還將所謂“多方查證”的“多方”是什麼列了出來:那是一份二三十人的名單,各個地區各個大學的都有,歷史學碩士博士的頭銜亮瞎了眼,甚至還有兩個只標註了姓而沒寫全名的大學教授。
一方面是耀眼的示威,另一方面也說明,這個故事,是真的沒有。
蘇白的眉毛挑了起來:“到底怎麼搞的?”
疑惑中,蘇白開啟常用的姍釋百科稍微搜了搜,乍一搜還真沒有。
他又隨手查詢了幾份大航海時期的是來哦,這個時期的著作比地球少了許多,其中的論述和記載也相對簡陋。或許是因為這個世界的科技很發達,對曾經不發達時代的歷史已經不太注意了。
看著看著,蘇白忽然衍生出一個猜想。
藍星和地球再二戰之前幾乎沒差,但二戰時代之後有啊。
難道說,這段歷史雖然在藍星發生過,但隨著時間流逝。
它失傳了?
……
學過高中數學“命題”這一章的同學都知道,在一般情況下,證明一個真命題比證偽一個偽命題要難得多。
因為證明一個真命題需要窮舉所有可能性,而證偽一個偽命題,只需要證明所有可能性中的任意一種不成立就可以了。
換句話說,如果想證明這個故事是錯誤的。
可供證明的邏輯點有:接見者不是若昂二世、若昂二世那時候還沒繼承王位、擺的不是豆子而是糖豆、擺豆子的不是印第安人而是哥倫布本人、若昂二世不是扼腕嘆息而是惱羞成怒揮袖而去……每一個細節都可以成為打擊目標。
可是如果反過來,想證明這個歷史故事真實發生過——
對此這種於愚蠢的想法,蘇白只想說:你行你上。
於是問題就來了。
面對觀眾們的質問,該怎麼辦呢?
避而不見?
“不可能的。”蘇白搖頭。
“論壇刷屏加連續哄臺,鬧成這個樣子自己躲了,留下左臺長給自己收拾爛攤子,這怎麼行?”
願賭服輸?
“那也太憋屈了,”蘇白撇嘴。
“明明這就是歷史上發生的故事,我講的的確就是事實,藍星的記載跟不上這也不是我的錯。”
“再說觀眾們都那麼過分了,我這直接認輸總覺得好來氣啊!”
蘇白鬱悶不已,他抱著瞎貓碰上死耗子的心態,親自在網上搜了兩個小時。
2096年水藍星的科技很發達,搜尋引擎也很發達,可以透過高階搜尋直接對文章的具體內容進行搜尋,確保沒有漏網之魚。
不管是各種民用搜尋引擎,還是對外開放的學術文獻搜尋引擎,蘇白都翻遍了卻依舊毫無收獲。
終於,頭昏腦漲的蘇白眼睛一閉,拂袖而起。
“哎呦喂,真麻煩!”
他不耐煩地敲著腦袋:“管那麼多什麼,還是那個字——”
“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