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一很小的時候, 曾被懷疑過有心理疾病。
他的話很少,表情很淡, 也幾乎不哭鬧,不愛玩其他小朋友愛玩的遊戲, 不愛嘰嘰喳喳地分享交流。
明明才三四歲的年紀,卻好像體內裝了一個成熟的靈魂,經常就這麼靜靜地看著你,彷彿在審視著什麼。
審視著這個世界。
讓人覺得毛骨悚然。
——尤其是他的外婆。
她覺得這個孩子說不定是有什麼問題。
所以偷偷帶著孩子去醫院檢查, 醫生說, 他可能智力發育弱於常人, 並且有輕微的自閉症。
外婆如喪考妣地回家, 向閨女女婿宣佈了這個訊息,說醫生說, 這孩子智力低下,還有自閉症, 需要家人好好照顧。
裴母簡直是晴天霹靂,只差沒暈過去了。
把自己關在房間裡, 不吃不喝兩三天。
直到最後下定了決心。
裴一依然記得, 那一天, 他坐在地毯上看著汽車玩具發呆,臥室內突然就傳來母親帶著哭腔的喊聲。
“我愛他!我當然愛他!他是我的孩子,我永遠也不會放棄他!”
“但是你想過沒有, 萬一他治不好呢?萬一他一輩子就是個弱智呢!”
“我們會老, 我們護不了他那麼久!但是再生一個小的就不一樣了, 等我死了,還可以由他來照顧他哥哥!”
“裴啟林,我的一輩子,不能寄託在這樣一個孩子身上!”
.......
然後過了很久,他終於聽到父親沉沉的,壓抑著怒火的聲音。
他說,
“除非我死了,你改嫁,或者我們離婚,否則,我一輩子都只會有裴一這麼一個兒子。”
然後父親開啟門,走出來。
一轉頭看見他時,微微愣了一下,眼底的怒氣頃刻之間消失幹淨,伸出兩只結實的臂膀,笑著說,
“一一,爸爸今天帶你出去吃好吃的好不好?”
小裴一靜靜看了他很久,忽然丟下手裡的玩具,跑到他懷裡,喊了一聲,
“爸爸!”
那好像是,自他出生以來,第一次對大人的舉動做出這麼明顯的反應。
父親抱著他,眼眶已經紅透了。
.......
父親是一個中德互譯的譯者,常年在家翻譯新聞報刊,書籍雜志。
他還是個業餘的編劇,會參與改編作品,雖然自己寫的那些劇本,卻始終沒有投出去過。
但最起碼他的工作,可以讓他在家照顧孩子。
所以後來,裴一就再也沒有去過幼兒園了。
由父親帶著他認字,念書,學樂器,學畫畫,然後在陽光燦爛的午後,去草坪曬太陽,玩拼圖。
沒有嘰嘰喳喳煩個不停的小朋友。
沒有一點都不好玩兒的積木和卡片。
沒有語氣溫柔眼神卻不耐煩的老師。
小小的裴一覺得,這樣,要比去幼兒園好。
而裴爸爸也漸漸發現 ,自己這個兒子不僅不是弱智,還很有可能是個天才。
學什麼都快,記憶力也好,只是不愛表達,而且有些過於自傲,看很多人時,總會帶一點輕蔑——藝術一點表達,幾乎就是電影小說裡總愛寫的變態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