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
大楚國皇宮,乾元殿。
楚帝孫世基坐在龍椅上,面泛紅光,看著手中的一道徵西將軍的戰報奏摺,眼神中顯示出興奮的神采,“安撫劍州武氏,剿滅黑山老祖,撥理大魏亂局,這三步棋,安內攘外、步步走對,緩急有度,成效奇佳!很好!”
看完奏摺,楚帝合上奏摺,站起身,腦中對周青平定劍武關的完整過程,進行了一個小小地“覆盤”,眼神中頓時精光熠熠。
又說了一句。
“很好!”
楚帝連說了三個“很好”,顯然,對周青的評價極高!同時,這也是楚帝遇到了最令他高興的事情。
鎮遠克敵,這是古往今來,無論哪個朝代的皇帝,都期望渴求的巨大功績。
文治武功,文治是對內,治理天下,百姓順服,國泰民安。
武功是對外,鎮遠克敵,建功立業,開疆拓土!
做到了這兩點,這個皇帝,就是個明君!
沒有做到以上這兩點,這個皇帝無論有多聰明、手段有多高明,到頭來,就只是個無為皇帝,甚是是被評價為昏君!
“南方水患橫行多年,海外五國騷擾沿海,屢禁不止,花費了不知道多少錢、糧、武器、兵員,都沒有平定!卻被周青一個小小的巡海將軍平定!現在,海外五國,全部向我大楚稱臣,年年進貢,代代為臣!”
楚帝孫世基雙手靠背,如同背書一樣,把周青的功勞一一背下來!
“劍武關連年征戰,百姓民不聊生,官員舞弊,武氏橫行劍州,內憂外患交加!每年朝廷耗費在劍州的錢糧,何止億萬!徵西將軍周青坐鎮劍武關,僅僅過了四個來月,就安撫劍州武氏,剿滅黑山老祖,撥理大魏亂局,楚、魏結成盟國,成就永結盟好的兄弟之國!”
楚帝說到興奮處,面頰都微微紅了起來!
平定南方、平定劍武關,這兩件大的功績,足以讓孫世基這個皇帝的名號,流傳千古了,成為接近千古一帝的明君。
楚帝孫世基在說話的時候,乾元殿大殿之側,就有書記官,正在奮筆疾書,把孫世基剛才的話,記錄下來。
這些都是皇帝的言行,全部都要記錄在案,最後彙整合為一本書,叫做《起居注》。
當皇帝駕崩作古之後,後人就可以藉助這本書,瞭解這位皇帝、評議這位皇帝。
“承恩,你到凌雲閣去,把我剛才說的這段話,記下來,抄在歷代功勳簿上,讓後來的皇帝,每道凌雲閣,見到這周青的功勳功勞,都要去給他磕頭拜謝!也要讓天下人知道,我大楚國皇帝,是有恩必記的!”
楚帝孫世基興奮地道。
這兩筆功績,其實,不僅是記在周青的頭上,也是記在皇帝孫世基的頭上。
即使是皇帝死了,這筆功績,誰也抹殺不了!
這就是鐵打的,記在歷史功勞簿上的!
“是!我這就去安排!皇上許久都沒有這麼高興了!”紅袍大太監劉承恩伺候在楚帝身前,見到楚帝心情舒爽,也欣喜地道,“對了,今兒難得心情好,天氣也好,就連御花園中洛州新獻的牡丹花也剛好盛開。”
楚帝目光一閃,明白劉承恩的意思,笑道,“告訴御膳房,中午在御花園小酌,讓香妃過來陪駕!”
“是!老僕這就去辦!”
劉承恩腳步輕快,正要對下邊等候的小太監吩咐下去。
“慢著,不急!正事要緊!”楚帝孫世基抬手止住了紅袍大太監劉承恩,“承恩,擬旨,徵西將軍周青,功勳卓著,撫平劍武關,威震海內,封威侯,擢升為一品西北道大將軍,督管徵西、徵北兩路大軍!賜虎符、假節鉞!將在外,有便宜行事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