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餘的兄弟也齊聲說:“老大,這可是一個大工程啊!中途建幾個水泵,還需要修建蓄水池呢!”
唐小川卻說:“咱們不是有錢二多賠的十萬塊嗎?”
這句話讓鄭老虎和兄弟們高興起來,連連支援。
很快,唐小川和鄭老虎等兄弟們商議了具體的建築方案,最後一致確定,這工程交給趙三立來幹。
唐小川當即將七萬塊給趙三立,第二天,趙三立立即帶著他的建築隊開工了。
修了橋又興修水利,山花村的村民都為之高興。一旦解決了田地水源灌溉問題,以後跟著唐小川種藥草,就能夠增產增收,脫貧致富。
在趙三立帶領施工隊加緊興修水利時,唐小川卻沒有閒著。離董心怡來龍虎山南麓收購人參和靈芝的日子近了,必須讓發蔫的人參和靈芝重新煥發旺盛生長的勢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必須雙管齊下才能解決問題,唐小川一方面督促趙三立加緊施工,另一方面親自帶領鄭老虎去縣城一趟。
學習現代農業噴灌技術,並採購了一批新型搖臂噴頭。
唐小川回到龍虎山南麓後,帶領鄭老虎等兄弟們,熱火朝天地將這些搖臂噴頭安裝在三十個鋼構大棚中。
這並不是一個小工程,唐小川對安裝搖臂噴頭要求十分苛刻。不僅能夠確保整個鋼構大棚中的人參和靈芝能夠被灌溉,而且還能夠確保進行多種形式的噴灌、霧灌、滴灌、微灌等等,功夫可謂做到極致。
當唐小川將所有搖臂噴頭安裝到位時,恰好趙三立將水引進了鋼構大棚的水管網中。原來趙三立根據唐小川的安排,先行通水,然後邊通水邊繼續進行水利工程建設。
唐小川開啟了搖臂噴頭,立時三十個鋼構大棚中,出現了一道道噴泉景觀。
唐小川在進行噴泉灌後,又開始用霧灌、滴灌、微灌等等,確保了人參和靈芝的水分供應。那些焉了的人參和靈芝獲得了充分灌溉,一個個重新煥發了生機。
煥發生機的人參和靈芝,因為是採用嫁接技術,抗病能力、吸收水分能力很強,自然生長旺盛。加上唐小川不斷施用新型神農催生劑,多種因素相結合,讓人參和靈芝生長比任何時候都快。
一個晚上一個樣,人參和靈芝生長神速,引得許多村民來參觀,個個豎起大拇指稱讚唐小川是種藥材的一把手。
石廟鄉有個村子也種人參和靈芝,一個姓田的藥農聽說後,有些半信半疑地過來看唐小川種植的人參和靈芝。不看不知道,一看驚一跳。
原來他和唐小川基本上在同一個時間種植的,可是自己的人參和靈芝長勢緩慢的很,現在才生出地裡一公分高。而唐小川的人參和靈芝卻長成了成品藥草,這簡直是天壤之別。
“小兄弟,咱們同時種植,咋差別就這麼大呢?你是用什麼法子種的?”田老漢不解地問唐小川。
在場參觀的人群絡繹不絕,他們紛紛用好奇和驚歎的目光看著唐小川,期待他的答案。
唐小川哪裡能夠說自己是用的神農嫁接法和神農催生劑呢!只能將原因歸結到灌溉上。他用手指著大棚裡大量的搖臂噴頭說:“大家都看到了,這是我的新型灌溉技術啊!”
田老漢平時是用高壓水泵在農用水井中抽水,然後灌溉人參和靈芝。聽到唐小川這麼一說,信以為真,連忙說:“趕明兒也去搞這些新玩意。”
趙三立按照唐小川的要求,帶領建築隊加快工程進度。經過十天努力,所有水利工程建設完畢,唐小川視察了工程質量,很是滿意。
不過問題又來了,唐小川發現有一件事兒自己挺難辦的。從清河橋到龍虎山南麓,是坑坑窪窪的灰土路,晴天一地灰,雨天一地泥。
如果單單修了清河橋,不修這一條路,也沒有什麼意義。可是自己資金用完了,唐小川很想修,但沒有資金。
唐小川在想,如果董心怡來了,將人參和靈芝賣了,就再修這條路。
但讓唐小川意外的是,趙三立結束了水利工程後,不用唐小川打招呼,就直接帶領建築隊鋪起水泥路,而且將路基加厚加寬。
喜歡我在農村的修真日常請大家收藏:()我在農村的修真日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