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盈剛剛還在想,這樣的水平真的能夠站上世界的舞臺嗎?
可是,這也是國家爭取來的機會啊。
每個國家的國情不一樣,足球在中國對很多人來說可能根本就不重要,如果不是世界盃,甚至有人都不會多看這項運動一眼。
比起足球,人們更相信讀書改變命運。
像魏阿姨這樣的人是少數,可是就是這樣的少數人,一點點很小的聲音,會逐漸的被另一小部分人聽到,然後擴散出去,直至全場。
這個場面也許比不上曼聯球迷為西奧多準備的歡迎回家的大標語,也許比不上多特蒙德每一次國家德比氣勢恢宏的巨型tifo,也許比不上皇馬球迷在皇馬倒在歐冠最後一步時的擁抱哭泣以及飽含熱淚的響徹球場的haa adrid。
但,這是獨屬於中國人的含蓄。那就是,哪怕打你罵你,也是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擔憂、關心與愛。
真正的失望是無聲的離別。
劉盈當然知道中國民眾對祖國這只男足的詬病,但是也知道那是因為還有一部分人是熱愛著這項運動的啊。
這裡指的這部分人,並不包括只想從別人的勝利之中找到滿足感的冠軍追捧者。他們不關心過程,只想要一個可以大聲說出“中國nb”的結果和機會。
也許是被這種氛圍感染,連中場很多球迷朋友都是站著的。
下半場的比賽,劉盈也不再用一種比較的目光來看。
誠然,此時他們的水平有些令人失望,但是此時的謾罵對於一支即將奔赴戰場的“士兵”來說似乎並不能起到什麼正向的影響。
這一次沒能提前離開,劉盈還是被有的媒體抓到了進行一個簡單的群訪。
當然,這其實也是麗娜給劉盈安排的一部分,對此,麗娜還對劉盈叮囑了,“現在很多人不是很認同你的中國人文化身份,群訪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要被套進去了。你們中國人的說話習慣我想你比我更清楚。他們愛聽什麼樣的話,你有時候也要妥協一下。”
劉盈聽後也思考了很多,尤其是今天觀賽之後,她還真有一些想法。
群訪中有人問道“前幾天剛看了英格蘭國家隊的訓練,今天來中國隊這邊,有什麼不一樣的感受嗎?”
劉盈當然不會傻到說兩隊的訓練水準不一樣,她有些靈活的笑著回答:“還是祖國的球隊更善解人意,今天沒有曬到太陽。六月的中國,著實不適合在烈日下就坐了。說道這個,我還挺佩服這些在球場上跑動的足球運動員們,你們真的很棒!”
“那劉盈小姐,看過今天的訓練賽對於這次世界盃中國隊的結果能不能做出一個評估或者說預測呢?”
這個問題雖然常規,但是問到中國隊身上就總覺得有些不安好意了。
“我是一個外行人,這次有幸受邀來看比賽還得感謝球隊給我這次機會。這種專業問題好像不是我能準確回答的出的。”
見劉盈似有推脫之意,記者再次發問,“即使是外行人也說兩句吧,大家都是半個外行人。”
劉盈只好又多說了幾句話。“我只能告訴大家,我對我的祖國很有信心,希望大家也能夠多些信心。更何況,有時候,時間未到,還沒有等到豐收的時候。但是隻要用心耕耘,總會有收獲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