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不走空,這回真有點奔著空去的意思了。
“看看成片,你別拍出來的東西壓根兒就不符合央視的格調,那咱使人情也沒用!”
齊磊一聽,“那就看唄!”
於是,董北國,還有北廣的幾個副校長、廖凡義等人在電視樓,成了《嚮往的生活》的第一批審片觀眾。
整整一個下午,眾人把三期,近4個小時的節目看完。
然後,董北國這眉頭就化不開了。
這到底能不能進央視呢?
是的,做為一所傳媒大學的校長,董北國也算閱片無數了吧?
可是這次,沒法下判斷了。
其他幾個校長其實也是同樣的迷茫。
簡單來說就是,節目效果很不錯,很娛樂化,很通俗。
可是,正因為太娛樂化,太通俗了,與董北國之前的判斷一樣,王胖子果然沒讓他失望,這要的節目很難登上央視這個嚴肅媒體。
可問題來了,最過分的就是,在這份純娛樂化、純玩梗活躍氣氛的情況下,節目還很特麼的主旋律。
董北國、廖凡義即便帶著有色眼鏡兒,帶著批判審視的刻板印象去看,最後也會不知不覺地被他們帶溝裡去了。
尤其是他們空手套白狼那段兒,在地方臺播出沒什麼問題,可是如果上央視,就必須得上綱上線的去考慮了。
用嚴肅媒體的思維就是:沒糧食,生活困難,那就透過勞動去改善生活,而不是透過欺騙,玩梗來不勞而獲。
可是,最後誰也沒想到,節目組的效果處理是那樣的,由一個不恰當的情節,恰恰是引出主旋律主題的關鍵。
使得後面的節目走向完全合理化,也根紅苗正的。
這種將嚴肅問題娛樂化、大眾化、親民化的處理方式,在二十年後也許少見多怪了,官媒都賣萌呢!
可是在這個年代,絕對是超前的,讓人耳目一新的。
“見了鬼了!”
最驚訝的還是廖凡義,他從齊磊開始有做節目的想法就旁觀到現在,認為這個節目最大的難題就是主旋律和大眾審美的不匹配。
實在想不明白,他們是怎麼統一到一起的呢?
“王導居然還有這水平?”
齊磊在旁邊回答,“他當然差點意思,雛鷹班的功勞!”
廖凡義登時一滯,“雛鷹班?”這個答案又讓他有點驚喜。
而齊磊也是自得的笑了,這才是雛鷹班該有的樣子啊!
至於董北國那邊…很糾結。
他發現,如果拋開娛樂化的問題,這節目也許可以在央視播。
此時看著齊磊,“你真想上央視?”
齊磊想了想,“最好是上央視,普及面比較廣,影響比較廣,掙的也比較多嘛!”
“掙……”
董大校長有點沒反應過來,“上央視還能掙著錢呢?咋掙?”
就見齊磊翻了白眼,“董校,商業模式又不止買賣一種。”
董北國還是沒懂,只聞齊磊繼續道,“央視的購片預算是卡的挺死,3000萬的初步預算,他們是絕對接受不了的,更別說加價購買了。”
“不過……”乾脆貼到董北國耳邊,嘀咕了一陣。
其實是闡述了一種另類的商業模式。
聽的董大校長眼珠子都突出來了,“你早說啊~!”
這會做買賣的和不會做買賣的,就是不一樣哈!
聽了齊磊闡述的這種可能,董北國也算是徹底明白了,難怪他敢放那麼大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