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變革1854 > 第三十章 大孝子

第三十章 大孝子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金鈕扣 齊濛 燭火葬歌 媚主丫鬟被發賣之後 盲妃待嫁 非人類老婆 超級特工 渣到底,不愛請遠離 睡眠癖好 SS級向導 穿越在萬界的我 閼氏 看不透 當邪神轉行送外賣 寶寶 當我被迫剖丹後 萬年糊咖的我種田翻紅了 逐龍 以後之名 我,35了

舊社會日本和尚勢力非常大,僧兵都有數萬人,當年織田信長抄沒僧田寺産,僧兵們就開始和織田信長作戰,織田信長一不做二不休,火燒比睿山,被和尚們譽為第六天魔王。

日本改革小組在清理完各地的大名後,自然對還掌握著僧兵和很多土地的和尚們下手了。當然,手段比織田信長溫和得多。

首先是進行度牒制度改革,以前不論有沒有度牒的和尚都需要重新進行考核,考核過關後才能發給度牒。而且度牒考試極其嚴格,鑒真和尚在世的話,大約能拿個八十分吧。好在現在是六十分及格。

考試不過關的可沒有什麼下次免費再考的好果子吃,而是一水的強制還俗。

這已經是宋海平和林海洋給鑒真老祖留些面子了,22世紀社會對宗教更加開明,拿佛教來說,佛祖自己都說過:要信佛法,不要信我。

寺廟一建立,佛像一雕刻,這其實就是邪教。邪教初始目的就是騙錢,等騙的錢多了之後,就要想辦法保護自己的財産,於是僧兵就出現了——所以少林寺武僧完全可以定性為邪教打手。

俗話說,手持利器,殺心自起。一旦風雲變色,天下大亂的時候,誰敢保證這些人不起心思呢?從隋唐到民國,每朝開國的時候政府軍都有和少林寺作戰的記錄,這不僅僅是巧合吧?

至於寺廟的寺産僧田,都由幕府代為管理,然後按照各寺廟的度牒數量按月撥付錢糧——也就是說,如今計劃經濟體系下的日本國家連和尚都養起來了。

日本歷史上和尚舉兵造反屢見不鮮,這個苗頭必須掐滅。

日本除了佛教,還有本土的神道教。日本人相信萬物有靈,各地神社供奉的神靈都不盡相同,狐貍到了日本變成了保佑豐收的稻荷神,大約是日本本土以前沒有貓咪,吃老鼠的主力軍變成了狐貍。

這樣的神社都是一代代祖傳的,收些香火錢度日。就因為太多了,所以反而發展不起來,你家稻荷神俺家烏龜神他家土地神,這怎麼合作嗎。也算是日本特色啦。

這樣的神社因為過於弱小,而且近些年看來,也不會有新的神社增加,反而破敗沒有人供奉的神社漸漸多了。對於這樣的本土神社,日本新政府的政策是既不打擊也不扶持,如果神社的管理人有生活困難,可以申請一份救濟。

這份救濟因人因地而異,既可以是十畝自耕田,也可以是一份錢糧——畢竟神社都建在山上,有的時候附近還就真找不到耕地的。

英法聯軍海陸全數戰敗,宋海平也暫時厭倦了京城生活,飲食呢,東京的確沒得比,不過,衛生呢,京城就比較糟糕了。

此時京城有流傳甚廣的清心散藥方一劑:人中黃、人中白、牛溲、馬勃、灶心土,各等分,無根水調勻之,用日曬幹,車輪碾為細末,西北風送入鼻中服之,令人名利之心自然消滅。

街面狀況可見一斑了,出門則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而且街上不論是土還是泥,這成分很是可疑。所以稍有身份的人,出門則乘轎坐車,也就不奇怪了。

不過,雁過留聲人過留名。宋海平在這京城閑居三年,自然不願意悄悄走了。臨走之前,宋海平最後決定還是給後人留下一些寶貴的精神財富。

正好搭檔於德謙是日本德藝雙馨的相聲藝人,臨走前的一天,宋海平和於德謙穿了長袍來到天橋獻藝。

此時相聲已經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代表人物正是被譽為相聲鼻祖之一的窮不怕朱紹文老前輩,創造了相聲名段《字相》《三近視》《大保鏢》,太平歌詞等如今還在流傳。有詩雲:白沙撒字作生涯,欲索錢財謔語發;弟子更呼貧有本,師徒名色也堪誇。

相聲這東西,最重要是隨機應變,窮不怕本人就是一個能問一答十,對答如流的主。

兩個人站在路邊,宋海平還沒想好說點什麼的時候,一輛馬拉大車飛快的駛過路上人紛紛躲避,馬蹄車輪過去將昨夜下雨造成的泥點子濺了兩人一身。

宋海平也不生氣,反而對著駛過的馬車伸出大拇指大聲贊道:“好一個大孝子!”

於德謙:“哦,您認識。”

宋海平:“不認識,猜的。”

於德謙:“那您怎麼就猜出來這是大孝子呢?”

宋海平:“這還不容易,我大清以仁孝治天下,是吧?”

於德謙:“這是沒錯。”

宋海平:“那人有什麼事最急呢?”

於德謙:“人急事也多了。”

宋海平:“我認為最急的事情,莫過於家中親爹死了,孝子聽到訊息回去奔喪。你說這急不急!”

於德謙:“這當然急了!”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誰知道戀綜是真要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