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變革1854 > 第十三章 銀米(新書求票)

第十三章 銀米(新書求票) (第2/2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校花的貼身狂少 最終陰謀 小學渣 忠犬秘書的女王媳婦 說好的是情敵呢! 請君入眠 常滿與阿朱 認輸(ABO) 危情淪陷 種植大王發家史 某廢宅雜貨鋪老闆的鹹魚生活 特種兵之利刃 超能小天師 重生之彼得大帝新傳 夜火流星[娛樂圈] 後漢羈魂 將軍,請吃糖 暗界戰皇 元帥他強行碰瓷[星際] 聽了情敵一夜牆角

翁心存沒說話,其實已經想明白了,這麼多銀子出現在市場上米麵等市價會提高很多,造成物價沸騰——也就是現代稱之為輸入型通貨膨脹。

翁心存想好之後問:“二位大使,對於把這銀子怎麼流動起來有何高見?”

宋海平:“我們開的這銀行的本錢不過幾十萬兩白銀,現在算上儲蓄的,和有抵押借出去的,已經做了上千萬兩白銀的生意了。這才幾個月,利潤也有十幾萬兩之多了。其實戶部也可以照樣開家銀行吸納儲戶放貸生利還可以用來周轉銀子,只是不易太急,這事做起來若是隻顧眼前則有大害。”

對宋海平的說法,翁心存是深以為然,朝廷只顧眼前鬧出的亂子已經不少了。例如,一次鴉片戰爭之後為了向英夷賠款就開始加稅——結果加稅加出一個太平天國來,到現在花了幾千萬兩銀子還沒剿滅,不但如此,太平天國起義後僅看造成的朝廷賦稅損失,何止數億兩白銀。

例如,戶部想要自己開銀行吧,戶部才多大官,能惹得起誰,來個拿著王爺、軍機、或某大人的帖子來戶部銀行借錢,你借是不借?不借,得罪人,指定給你穿小鞋。借吧,這銀行不就成了皇室和官員們的提款機,有多少錢夠他們糟踐的。而且這訊息傳出去,誰還敢來戶部銀行存錢呢。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照著翁心存來看,戶部成立銀行的話,只能是大清皇家銀行的下屬銀行,這才有能辦下去的可能。

原本歷史上這個時期,清廷是靠鑄大錢大面額的銅錢)和發型紙鈔、寶鈔來進行財政改革,結果,因為濫發寶鈔又沒有足額的銀子進行兌換,讓大清寶鈔和它的前身大明寶鈔一樣成了廢紙。

簡單來說,就是地方官府用寶鈔的面額在民間進行購物和消費,但又拒不承認這寶鈔能抵稅銀,等寶鈔淪為廢紙後,再低價收入寶鈔抵稅給朝廷。你說告官,我大清民告官可是要滾釘板的,楊乃武與小白菜一案在鹹豐年間還沒發生呢。

再說了,其實朝廷真在乎幾個冤案嘛,小白菜一案不過是為了朝廷藉故打擊湘軍勢力罷了——和後來我大清朝廷藉著甲午戰爭打擊淮軍勢力一樣。

翁同酥倒也不是書呆子,說道:“若是大量銀子一下流入市面那京城市面上怕是要米貴銀賤了。可現在漕運斷絕……”

說起漕運,宋海平笑了:“日本沒有運河,一年也從海上週轉幾千萬石糧食。”

翁同酥:“自前朝起,就有漕運轉海之念,可海運風波飄沒……”

宋海平繼續笑:“只有官船才會飄沒——上報飄沒了連船帶糧可就變成自家的了。不過那也不妨事,可交給民間商人運營,糧食到津付銀。至於眼前嘛,幕府聯合海運已經算過成本了,南洋稻米到津的價格是四錢一石。”

在北京這些年翁同酥就沒見過市面上大米價格低過一兩一石的不由說道:“這麼便宜,現在市面上一石大米超過三兩銀子了。”

宋海平看著翁心存說:“翁大人,我們日清銀行可以按照五錢銀子一石的價格,借給戶部兩百萬石南洋稻米合庫平銀一百萬兩。利息一分。戶部用這筆糧食平價賣出,平抑米價,然後將銀子繼續交給我們去南洋買米,我想幾個月戶部就可以周轉過來,說不定還能大有盈餘。”

翁心存點頭說道:“若南洋真是有五錢一石的稻米,那可真是萬歲之福、朝廷之福、百姓之福。”

這次借款就這麼談成了,翁心存當然不會和胡雪巖那麼傻,和外人做生意還留下字據給人抄家。

這筆生意要等到幕府聯合海運的運糧船將糧食運過來,到了京津後,交給戶部和日清銀行的人發賣後大部分所得銀子存在日清銀行——部分銀米作為京營的俸祿發下去。

看似日清銀行又是借款又是轉運發賣的,可沒有戶部做後盾,日清銀行敢在京津附近賣米這還不讓人撕碎了——這年頭糧食生意,不是你有糧食賣就能做的,就拿京津附近來說,糧食商人的後臺多是親王勳貴、至少也是個內務府,在這裡平價賣糧的壓力無異於虎口拔牙。

翁心存這個戶部尚書也是窮瘋了,才敢和東洋人做這個生意,要是有辦法,翁心存才不想摸老虎屁股呢,可作為戶部尚書拿不出京營的錢糧必然是死罪難逃,得罪那些皇商卻也未必會死了,不大了被彈劾一本,回家養老去。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