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萍在房間陽臺翹著二郎腿,端著精緻好看的杯子,一口一口的抿著紅茶。
旗袍下露出一片雪白面板,在陽光下白的好似在發光,就這麼悠閑的看著如萍離開。
“我打賭,週末的現場氣氛絕對會爆炸!”
如今這個時代,早已經取消了姨太太這種三妻四妾的制度。
對出軌,小三之類的事件,在道德層面上,大多數人都會反感厭惡。
特別是女性,更是對搶男人的狐貍精深惡痛絕。
只要依萍在何書桓與如萍訂婚成功後,表現出糾纏,質問,不捨,就會被所有人當成蓄意勾引。
到時候她完全可以再次慫恿如萍。讓她利用輿論綁住何書桓。
這年頭,一個記者若出了道德敗壞的醜聞,報社可不會再用他。
而外交官家出了醜聞,更不是件小事,多的是政敵藉此對何家發難。
只要何書桓不想背負罵名,何家不想被人詬病針對,就不會再跟依萍扯上關系。
何書桓不管是出於自願,還是家中逼迫。
至少在明面上,他是絕對要跟依萍劃清界限的。
而以依萍的性格,勢必會因何書桓的態度,做出些過激的行為。
兩人之間有誤會,卻無法互相訴說。
再加上週圍人的刻意引導,小小的誤會就會如滾雪球般越滾越大,最後成為一團亂麻。
糾纏不清的時間長了,是個人都會感到心累,厭倦。
最好的結果便是兩看相厭,若極端一些還不知道會不會鬧出人命呢!
而如萍這個利用輿論的始作俑者,在何書桓心裡的美好形象,也會就此崩塌。
一個從內到外都充滿算計的女子,以何書桓的龜毛性子,更不可能接受如萍。
不管最後兩人,是迫於形勢忍著惡心繼續結婚?
還是分開?
夢萍都樂見其成。
計劃成功,原身心裡的怨恨,算是平息了一半。
至於拆拆計劃中的最後一對,尓豪和方瑜就更簡單了。
尓豪本就不是個,值得託付終生的好人。
從小到大做的壞事,醜聞,別人不知道,夢萍還能不知道嗎?
挑些女人最不能接受的渣男行為,並附上證據,直接寄給方瑜。
然後引導尓豪發現,信是依萍給方瑜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