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次回大清,他將自己後院全部解散,並且好好安頓了她們。
額娘如今也在花國,他覺得自己此生已經圓滿。
宜妃也不管他們成不成親,對明玉更是滿意的不得了,還是老九有眼光,挑了個好媳婦。
兩國建交後,大清便有駐外大使在花國。
雍正也能在只言片語中知曉明玉的情況。
康熙見不得雍正這失落的樣子,頗有些恨鐵不成鋼。
盯著弟弟的媳婦幹嘛?
你自己後宮那麼多女子,是一個都不願意碰,你看看你都多少年沒進過後宮了!!!
雍正無視康熙的怒目,開始趕人:“皇阿瑪若實在無聊,不如去微服私訪。”
康熙怒火更盛:“不孝子,你這是趕朕走?
不要以為你講大清治理的不錯,便可以在朕頭上蹦躂,你永遠都是朕的兒子,就得聽朕的話。
後宮你當真不去?”
雍正:“不去。”
康熙氣悶,他的皇阿瑪是個情種,如今兒子也是個情種。
皇阿瑪好歹還得到了董鄂氏,可兒子連人都沒得到過,卻為她守身如玉,實在是荒唐!
康熙挫敗的嘆了口氣,這些兒子們一個個的都是逆子:“你九弟的孩子都生了,你又何必還放不下?”
雍正沒有再回答康熙的問話,自顧自批閱奏章。
他本就不是原來的胤禛,那些女子也不是他的女人,與其沉迷女色,他更願意大清能成為盛世大清。
他一直都以,當初永琰與永琪他們所在的盛世為目標。
為此他放走了明玉,剋制自己,只為圓一個前世的繁榮之夢。
他不能後悔,也不願意後悔。
若上天能垂簾,讓他能有再來一次的機會,他願意放棄一切去抓緊明玉。
若幹年後,眾人一個個的都老去,年紀大的胤禔與胤礽已經死去。
雍正彌留之際,讓貼身大太監舉著那幅唯一的畫像,眼中是掩藏不住的愛意。
此時的他早已經沒有了抬手的力氣,眼神卻依舊明亮。
他早已經吩咐過,在他死後,將這幅畫與他放在一起,他要抱著這幅畫永遠沉眠。
不捨的凝視著畫中女子,雍正眼中的光卻在逐漸消失,直至最後他還在唸叨著明玉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