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獨》——
高一的時候做同桌書籍分享課的時候,她推薦給江洵的。
《額爾古納河右岸》——
也看過了,還是江洵推薦的。
視線中略過這一本本的書,林予夏心中忽然輕顫起了些許波瀾。水滴落下的漣漪一圈又一圈地散開,將手中拿起的那本《通往夏天的隧道,再見的路口》放在了《今夜,即便這份戀情從世界消散》的旁邊。
她不敢回頭看向正坐在自己身後的江洵,只在書架前默默整理著書本。
“林予夏。”
忽然聽見自己的名字,林予夏回頭看向江洵,手中正隨意地拿起了書架裡下一本即將要被擺放整齊的書:“嗯?”
“聽《情歌》嗎?”
林予夏拿著書把手垂下:“我終於知道,你為什麼會忽然帶我來321了。”
江洵起身,面帶微笑,緩緩走到了林予夏的面前:“所以……是為什麼呀?”
“因為你想彈《情歌》。”
“哦——”江洵故意拖長了尾音,然後朝林予夏笑了一下,隨後轉身走向了那臺鋼琴。
旋律響起,心中卻忽然有一陣失重般的錯覺,林予夏慌亂轉身看向書架,抬起拿著書垂下的手,她這才發現,手上拿著的,是巖井俊二的那本《情書》。
翻開第一頁,上面是她的字跡。
這居然是當年她送給他的那本。
高一那年的聖誕節,江洵和林予夏互送禮物,卻意外的都互送給對方了那本巖井俊二的《情書》。
他們送《情書》的理由很簡單——這部電影,是他們第一次約會的時候一起看的電影,地點還在他們第一次相遇的那家臺北老闆大哥的舊書店。
這本書為什麼會在這裡?
“你寫給我,我的第一首歌,你和我十指緊扣,默寫前奏,可是那然後呢。”
《情歌》的旋律在耳邊環繞,腦海中又想起了這首歌的歌詞。將手中的《情書》翻開到最後一頁,一張便利貼忽然出現在了林予夏的視線裡。
上面依舊是她熟悉的江洵的字跡:
“週末在臺北舊書屋有一場《情書》觀影交流,想邀請你一起去。”
落款是他的姓名,而落款的日期,卻是在昨天。
思緒在一瞬間變得複雜,像是察覺到了什麼蓄謀一般。
林予夏將那本《情書》放在了書架上,《情歌》的音符也漸漸停了下來。
她才發覺已經過去了一首歌的時間。
他站在她視線的長鏡頭裡,嘴角微微揚起,一如初見時的模樣,讓她為之心跳錯拍。但長鏡頭卻越拉越遠,越來越遠,她不清楚再過幾年,他是否能夠繼續站在她的鏡頭視線中。
過了很久很久,兩人都沒有說話,只是在交錯的視線中尋找著彼此的目光。
他們忽然同時對彼此說:
“要不要一起吃提拉米蘇?”
“要不要一起去看《情書》?”
話音落下,視線不再繼續交錯,他們害羞地看向相反的方向,平複著心裡的漣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