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嗎?”
姜寧驚喜, 領導意見分佔了總分一半,那它的重要性不言自喻。趙向東既然能取得最高評分,那他多年來的表現首長們肯定很滿意的。
好的開始已經是成功的一半, 只要另外兩項不出岔子, 選上的機率很大。
她忙追問道:“之一?那還有誰?人多嗎?”
“不多,就兩個。”他是其中一個。
趙向東看媳婦兒發梢還有點兒滴水, 蹙了蹙眉說她兩句, 牽她到沙發上坐下,一邊拿起剛扔下的毛巾給她擦頭發, 才一邊說道:“還有一個是二營營長王建國。”
“王建國?”
姜寧瞪大眼,指了指對門,是他嗎?
看出她這副諱莫如深的模樣,趙向東有些好笑,他嘴角微翹,點頭道:“對,咱們團裡叫王建國的就一個。”
“王建國在對越自衛戰上,也立了一個個人二等功, 他的軍事素質也非常優秀。”
兩人都立了功, 也是自衛戰後被推薦去了短期學習班, 一起升的營長。
都是青年軍官的佼佼者啊, 所以首長們對二人十分重視,給出了全團兩個最高分。
這麼優秀的兩個人,想當然軍事考核是沒有問題的。那麼,在得分依舊不分上下的情況下, 恐怕決定勝負的會是最後一場文化素質考核。
會考文化,其實也在意料之中,畢竟是去上大學的,哪怕軍官班肯定會適當調整一下的,那也不能大字不識一籮筐吧?
姜寧仰起頭,方便丈夫給輕柔擦拭頭發,忙追問道:“東哥,那王建國是啥文化程度呢?”
現時部隊軍官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畢竟革命足足鬧了十年,這時期學習是最不受重視的,青年軍官們初中學歷很多,甚至初中沒畢業也不少,反而高中的才是小眾。
趙向東十七歲參軍,當時正上的高一,百裡挑一被選上,當然是毫不猶豫投身部隊。
那王建國呢?
雖然他老家在山溝溝裡,挺偏僻,高中畢業可能性不大,但這不是怕萬一嗎?
姜寧收了笑意盯著丈夫,挺緊張的。
趙向東拍了拍她的背,安撫道:“,你不要太著急了,王建國是初中畢業。”
他摸了摸手裡的頭發,覺得幹得差不多了,於是接過媳婦兒手裡的小發卡,給她把劉海別上,牽著她的手到飯桌前。
兩人挨著坐下,姜寧重新露出笑臉,“那太好了!”
雖然大革命下,各地學校都飽遭摧殘,但林縣的教育資源怎麼也得比山溝溝好點吧?
趙向東不但多上了一年高中,而且他也沒就此對學習徹底撂下手。
以前沒有合適機會就算了,姜寧年後不是在家裡添了高中課本和學習資料嗎?
她晚上有空撿一撿知識的時候,趙向東不但沒有打攪她,反而也抽出課本在旁邊一起翻看自學,有不懂疑惑的地方,他還會和媳婦兒討論一下。
姜寧上輩子學習挺不錯的,現在撿著也不難,於是就很愉快地給解答了。
這麼一來,趙向東的文化程度肯定能完勝王建國呀,只要正常發揮,那名額差不多能十拿九穩了吧?
姜寧一想到這裡,心就砰砰狂跳,她接過丈夫遞過來的筷子,給他夾了一筷子嫩滑的魚肚子,“你趕緊吃飯,吃了飯啥也別幹,趕緊學習去。”
剛才趙向東已經說了,兩項考核都是整個軍區統一進行的,軍事考核會在這幾天進行,至於文化考核則放在六月初。
現在距離六月還有大半個月,大概首長們也是知道底下軍官文化程度有所欠缺,所以給了一點臨時抱佛腳的時間。
就算看著佔了一些上風,也不能鬆懈的,相較于軍事方面,趙向東在文化方面的提升空間更大,當然得緊著這方面來。
多吃點魚吧,不是說吃魚腦瓜子能更聰明嗎?
姜寧也臨時抱佛腳,連連給丈夫夾了好幾筷子魚肉,“明天我再買魚給你熬湯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