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了灶房,姜寧打量了一下,罐瓶食材比她孃家少了不少,意料之中的事,畢竟姜家職工多條件好,姜紅兵還有門路買很多東西不要票。
她在孃家常做飯,引火十分熟練,農家早飯都簡單,昨天喜宴還剩了不少肉菜,都是做熟的,估摸了一下分量,給炒熱了一部分,再熬了一鍋粥,就算完事了。
沒什麼她發揮的餘地。
趙向東收拾好屋子過來幫忙,姜寧已經在刷鍋了,二人相視一笑,他趁著灶房沒其他人,湊過去低聲詢問:“寧寧,你還疼嗎?”
她昨夜哭著喊疼,他一直惦記著呢,剛才在屋裡沒來得及問。
姜寧白生生的俏面泛起紅暈,使勁兒瞪了他一眼,忙往灶房門口瞄去。
如果有人在她還要臉不要?
不過她多慮了,趙向東偵察兵出身,觀察力敏銳,有人在他當然不會說這些閨房私密話。
確定沒人,他又追問,姜寧臊得面紅耳赤,不過還是搖了搖頭讓他安心,“快把早飯端出去吧。”
兩人端著早飯一前一後進了堂屋,距離拉得遠表情也正常,但這年頭的農村,少有男人幫忙灶房活計,新婚夫妻感情好可見一斑。
其他人猶自可,趙大嫂孫秀花酸溜溜得不行,看一眼老二兩口子,再瞥瞥身邊的男人,她撇了撇嘴,“哎喲喂,二弟妹你怎好讓東子幹這活,這是男人幹的活嗎?”
姜寧將手裡的菜盤子擱下,微微一笑,趕在趙向東開口前說:“我孃家爸也常給我媽幫忙。”
這是婆家,趙向東是趙家老兩口的親兒子,自來婆媳是天敵,兒子對媳婦好,很多婆婆都看不過眼的。
這問題正面反駁不合適,迂迴接話才對。
話罷姜寧沒再給孫秀花再說的機會,對著方桌前的趙老頭趙母喚道:“爸,媽。”
她笑盈盈側頭,“大哥,大嫂。”
喚人的時候,她不動聲色環視堂屋一圈,趙家男人都高大,連趙向東正上小學的弟弟也比同齡人高一截子。
趙老頭年輕時受過不少苦累,頭發花白膚色黝黑,臉上皺紋深且多,後背有些佝僂,未滿六十就像七十。趙母則是個瘦削的老太太,眉毛短顴骨高,看著是個有主意且厲害的。
趙家大哥趙向前,相貌與趙向東有幾分相似,但他長得平凡也憨厚多了。孫秀花不用說,五大三粗吊梢眼,明顯是個刻薄人。這對夫妻有兩個兒子,一個七歲,一個四歲,扭來扭去坐不住。
趙向東一對弟妹長相就清秀多了,一個十六,一個十一,他們應該與常年離家的二哥不熟悉,就叫了一聲,眼神沒有交流。
姜寧掃了一圈,心裡有了數,那邊廂趙老頭聽了二兒媳喚人,放下水煙筒點了點頭,“嗯,吃飯吧,吃了早飯東子帶你媳婦去認親。”
趙老頭是一家之主,雖平時寡言少語,但權威足足的,他發了話,滾刀肉如孫秀花,也不敢吱聲了,一家人端碗吃飯。
吃了飯以後,趙向東領著姜寧出門,走親戚認門。
趙家是外來戶,親戚沒有多少離得也不遠,一上午就走全了,回來還沒到午飯時候。
不過這時間點,也該做飯了。
姜寧往進門順便瞟了灶房一眼,沒人,她挑眉,難道還等著她伺候一大家子人?
想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