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提交完出來沒多久之後,她就接到了一個電話,讓她準備最終的面試,這回是部長親自面試。
宋之雯捏著電話的手心都有點出汗,就差這臨門一腳了,她驟然感覺到了壓力。於是當天晚上回去她就找學姐瞭解情況,得知最終面主要看你想加入這個部門的意願強不強烈,以及部長的喜好,因此一定要多說好話。最後被刷的也不少,可能部長聊下來認為你還是不適合這個部門。
宋之雯聽得心裡七上八下的,只能在幾天內把可能問的問題都過了一遍,然後懷著忐忑的心情去面試了。
面試的地點就在學校廣播室的一樓,宋之雯一敲門就有一個好聽的聲音說:“進來。”
宋之雯平複了一下呼吸走了進去,看到的是一個栗色的腦袋和一張熟悉的臉。
“招新的那天我和你說試試,沒說錯吧?自我介紹一下,我是記者團的部長林嘉和。”林嘉和一伸手指了指眼前的位置,“坐吧,別緊張。”
宋之雯點點頭,坐了下來:“要自我介紹嗎?”
“不用了,資料都在我這兒的,我認識。”林嘉和翻了翻眼前的資料,然後笑著問,“你目前有意向的是新媒體中心的哪一個部門呢?”
宋之雯想了想才謹慎地回答:“記者團吧。”
“為什麼呢?”
“因為我高中是文學社的,經常編報刊,所以文字功底還可以。”
“確實有基礎。”林嘉和點點頭,隨後又抬起頭認真地看了她一會兒,“但你要知道,寫文學性的文章和寫新聞可不一樣。”
宋之雯心裡一緊:“我知道。”
“那你知道新聞的五要素是什麼嗎?”
宋之雯緩緩吐出一口氣然後背了起來:“何時(hen)、何地(here)、何事(hat)、何因(hy)和何人(ho)。”
還好自己背了,不然就被問倒了。
“你覺得新聞最重要的一個特點是什麼?”
宋之雯在腦海裡把可能地答案都過了一遍,然後確定地說:“時效性。”
林嘉和看起來很滿意:“對,新聞最重要的就是新,那你知道我們學校最近有什麼新聞嗎?”
宋之雯的心情和坐過山車一樣,這人看著溫和,實際上丟擲來的問題都是坑。不過她還是平靜下來回答道:“最近的就是10月20號的校運會快要舉行了。”
“是的,做新聞的人最重要的就是敏銳。”林嘉和贊許道,“那你為什麼想做一名記者呢?”
“因為我很喜歡接觸不同的人,聆聽他們的所思所想,更重要的是把他們人生中的某一個瞬間透過文字或圖片的方式記錄下來。”
林嘉和的眼睛亮了亮,眼神裡充滿了笑意:“我很認同你說的,沒想到你還挺會生活,行,我沒什麼要問的了,回去等通知吧。”
宋之雯禮貌地道了聲謝,然後就走出去了。這前前後後折騰了四次,總算是卸下了一樁心事,無比鬆快。因此她這周去上吉他課的時候,心情格外好。
不過其他人可就不一定了,經過了兩周最初的新鮮感已經過去,剩下的就是無止境的枯燥練習。何瑜在臺上講如何掃弦撥弦的時候,有幾個人在底下昏昏欲睡。
何瑜見狀,便也停了下來,拍了拍手:“振作起來啊同志們,別人睡覺偷懶的時候我們在偷偷學一門技能,下次你就可以拿學會的吉他嘲笑他了。”
底下一片鬨笑聲,不得不說這招確實很提神,大家又繼續練習了起來。
宋之雯正練習著,忽然聽到教室裡開始騷動,緊接著大家紛紛停下了手上的活往門外看,她也好奇地看過去。
門外的人套了件黑色的防曬服,雙手插兜,一副漫不經心的樣子。
是齊揚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