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悄悄對她說,你知道除了實力,還有一個東西叫做運氣,謝維嶽被其他人防得死死的,根本就脫不開身,果然,籃球還得看一班和四班;
我們班什麼時候上場,我問寧明燦;
她搖了搖頭,不知道,誰關注這些;
希望不要對上1班,寧明燦一臉擔憂;
我懷疑她傻了,一班對四班,那6班肯定就對2班3班或者5班,怎麼會對上1班;
你才傻了了,最後還不是要遇上;
那倒也是;
第一場,4班以2分的差距輸給一班;
好了,結束了,寧明燦鬆了一口氣;
啊,我滿臉問號,怎麼就結束了,這不才第一場,接下來就該我們班上場了;
她敷衍地笑著,是啊,還得留下來加油呢;
第二場,六班對2班,險勝,到了5班和3班的時候,5班的運動細胞都被智商給取代了,輸得那叫一個一塌糊塗,毫無招架之力;
結果毫無意外,6班在對上4班的時候也是一個一塌糊塗;
我一直覺得論綜合實力應該4班要厲害一些,但是最後還是輸了了一班;
不錯哦,我們班第三名,
人群中不知誰說了一句:可惜啊,一班和四班的籃球打得再好也沒什麼用,這些人一個都考不上高中;
你們聽到了嗎?我問寧明燦和李丹丹;
長耳朵的應該都聽見了,聽語氣寧明燦有些生氣;
我也覺得有些過分,每個人的天賦和發光點都不一樣,就算這些人都上不了高中,誰也不能保證未來就一定比那些上了高中的人差,說不定在別的方面有沒被發現的天賦,走上另一個人生巔峰也是完全可能的;
是不是老師心裡也是用分數來劃分學生的未來,只是她們從來不說出來,又或許她們真的看到過很多沒有學習天賦的人也在別的行業有所建樹,但是現在,我們自己都是這樣的想法,除了學習,沒有時間和眼光去發現別的天賦,其實就算發現,比如體育特別好的人,應該有運動的天賦,只是並不會被人認可,久而久之這天賦不被利用就會慢慢荒廢;
籃球比賽結束以後,好像所有和學習無關的娛樂活動也都全部取消了;
第二個月末,迎來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大考,因為所有的新課程全部結束,沒學過不再成為我們考不好的理由了;
理化不再分科,開始合併考試,老師說這個成績,幾乎就是我們中考的成績,不會有太大的變動,當然也不排除有些同學會在中考的時候超常發揮;
我不在糾結分數的高低,只知道要全力迎戰,這是個很好的心態,當然這個心態的改變並沒有讓我的分數有太大的提高,我說的僅僅針對數學;
滿分600分,我的總分448,數學依然沒有及格,連理化我都能上120的情況下,數學的分數幾乎是紋絲不動,這大概就已經是我努力了能達到的最終的分數;
我們幾個都有著非常明顯的進步,自從搬出去以後,我總分居然是我們六個當中最高的,班級排名上升到了28名;
半個月後,開始了所謂的摸底考試,我班級排名22名,年級排名52;
三個月的月末,第二次大考,他們叫聯考,我班級排名18,年級排名41,第四個月,最後一次聯考,我班級排名15名,年級第38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