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我胡思亂想的時候,李老師的聲音讓我一下子集中精力;
聽說我們班有同學去了大城市,同學們的假期生活都很豐富啊;
程潔夙,給同學們講講唄,去了首都北京,都去了那些地方,有什麼感受?
北京這兩個詞好像有種魔力,能瞬間吸引人,也是想不到我們班居然有人去了北京;
程潔夙在講臺上,滿臉的驕傲,配上她那可愛的長相,真是讓人喜歡;我和我爸媽去了天安門,看了升國旗,還去了圓明園,還去了長城,也去了海洋館......
長城是不是真的很長;
話還沒說完,就有同學提問;
很長,一眼望不到頭......
哇,教室瞬間就炸開了鍋;
圓明園大不大...你是坐飛機去的嗎?
年少的人並不知道什麼事嫉妒,只是眼裡都是羨慕;
程潔夙溫柔地回答每一個問題,然後拿起書包說:我拍了照片;
哇,同學們的熱情又到了一個新高度,紛紛圍了過去,我也不例外;
我看到照片上的她每一張都笑得很燦爛,每一張都有爸媽在身邊,我看到了長城,是真的長,也看到了被燒毀的圓明園,除了電視,也是第一次在照片上看到飛機的樣子......
我在羨慕又高興的同時也有瞬間的失落感,真的就是一瞬間,快得我都來不及反應,然後我暗暗發誓,總有一天,我也要去北京,去看長城。
下了課,我還是沒忍住,去找了程潔夙,看了她拍的那些照片,我眼裡要溢位來的羨慕應該非常明顯,想起自己準備好了很久的話語,那些想象中炫耀的畫面,都煙消雲散了,我書包裡的照片,可能就只能待在書包裡了;
那個時候還不知道北京到底意味著什麼,就只知道是中國的首都,天安門對我來說只是書本上的一張圖片;
我當然也很難理解,在初三這個分秒必爭的時刻,她們居然利用假期去旅遊,我以為都像我一樣,每天在題海裡掙紮,我突然忘了她是年級前十名,根本不需要像我一樣從頭開始學,她們這種人,其實可以旅遊學習兩不誤;
長大了我才知道,北京代表的不僅僅是中國的首都,她那個假期也不僅僅是去北京旅遊了一趟,她在那麼小的年紀,那麼落後的地方,在哪個通訊和交通都不發達的年代,在那個我們村還有好些人吃不飽飯的年代,她就已經可以自由的去了一趟我們很多人心中未來夢想的地方,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用一個很高大上的話說叫見過世面了;
我一直以為我跟這個班的人是在同一條線上,後來才發現,我們僅僅是一個同班同學而已,階層不同,未來也不同,過了初三,又會形成一條分水嶺,走向不同的地方;
你假期過得怎麼樣,大概是察覺到我有些失落,程潔夙開口問道;
這個問題,在不知道她去了北京之前,我大概會很驕傲地說出來,可是此刻,我卻並沒有欣喜的感覺;
我去了省城,去看了動物園,我淡淡地回答;
沒想到幾個同學都羨慕地圍了過來,用驚喜的聲音問道,你去看了動物園啊,有獅子嗎?有老虎嗎?我一直想去看,但是都沒去;
有獅子和老虎,還有熊,這一刻,我消失的虛榮感又回來了,並且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有同學說:真羨慕你們,可以去大城市,我長這麼大,縣城都還沒去過呢?
你有照片嗎?
有啊,於是我以最快的速度從包裡拿出照片給她們看,
照片上的人是你爸媽嗎?
不是,是我叔叔和嬸嬸;
在這種歡樂的氛圍感裡,我一度忘記了我之前所有壓抑的情緒,好像那些糟糕的情緒都已經釋放出去了,也忘記了那些以為一輩子都忘不了的仇恨和委屈還有屈辱;
好像前不久,我還想離開這個世界,並且付出了行動,但是我又好像深愛著這種世界,從未改變;
只是稍微閑下來的時候,還是會想起外公,心裡還是會隱隱作痛,這一道疤,不知道什麼時候能癒合;
在我21歲的時候,我也去了一趟北京,看到了同學照片中的天安門,也去了圓明園,登上了長城,還去了海洋館,拿著學生證,門票半價,那個時候流行□□,很多人都會好看的照片,生活中的日常分享到空間裡面去,我依舊拍了很多好看的照片,可是卻沒有了當初那種想迫切讓全世界知道的心情,平靜得我都有點不敢相信;
於是我把照片上傳到了空間,設定了成了私密照片,很多照片就算沒有設定成自己可見,也都設定了密碼,再後來我的空間不對任何人開放;
年少的熱情來得快去得也快,就好像學知識,學得快,忘得也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