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你走過的路,因為不敢回頭,怕後面一個人都沒有,也不敢抬頭向前看,怕前面的人都已經快到終點,其實回頭看會發現,我離出發的距離已經很遙遠了,抬頭看,我離前面的人的距離越來越近,只是我不知道而已;
當鐘聲透過空氣傳入我的耳朵的時候,我已經像做夢一樣坐在教室裡,周圍有陌生又熟悉的人,每個人都神情嚴肅;
不認識的老師在講臺上宣讀著我們早已爛熟於心的考場規則;
有些恍惚,怎麼突然就到考場,開始考試了呢,也就是一瞬間,我真正感覺到所謂時間的流逝速度;
搖晃著腦袋,讓自己回過神,打起精神看著手中的試卷,讓自己進入戰鬥狀態;
我開始很認真的審題,哪怕真的不會,我也要把題目讀幾遍,數學後面的大題有些我已經知道是什麼考點,能寫出公式和一點解題步驟了;
英語的閱讀理解也是,看不懂我也不氣餒,我就找我認識的單詞,然後組合起來去判斷整句話,但是常常會判斷錯誤,比如有句話翻譯出來是,他的身體五顏六色,我怎麼知道是遍體鱗傷的意思呢,不過起碼我知道這話組合起來就是五顏六色;
還是一樣熟悉的感覺,沒多久又聽到陸陸續續翻頁的聲音,我已經沒有任何感覺了,遊知行說得對,我不能總看別人,多跟自己比;
最後一科交卷的時候,我覺得一陣輕松,不知道為什麼,每次考試以後,我都有種重生的感覺;
考完以後是週末,真好,有30多個小時的時間緩沖,六班的節奏實在太快,不僅僅是講課的速度,課堂上延伸出來的很多題,都讓我非常頭痛,我在不知不覺中好像習慣這種坐火箭一樣的速度,也在不知不覺中養成了預習和複習的習慣,兩個多月的改變,也算是非常大了;
我和李丹丹還有寧明燦在跑道上悠閑地散步,多好的時光啊,我不由得感嘆;
我們對一下答案吧,李丹丹說;
哦豁,美好的時光好短暫,真會破壞氣氛;
好啊,寧明燦也同意;
別了吧,我有些底氣不足,要不你們對吧,我就算了;
李丹丹也放棄,也是,我們幾個什麼都不懂,對了答案也不知道對錯,還是算了;
我有種躲過一劫的感覺;
對了,李丹丹問寧明燦,你後面的大題做了嗎?
我就做了前面兩個,後面的幾個大題實在不懂,寫了幾個步驟就寫不下去了;
嗯,李丹丹點頭,我也差不多;
我有種自取其辱的感覺,她們居然還是討論大題了,已經到了這種地步了嗎?這兩個多月的時間我們不是都在一起嗎?
我到底錯過了什麼?我開始懷疑人生;
明天晚自習就是數學,好緊張,李丹丹語氣帶點興奮;
我也是,不知道到底多少分;
我也是,我露出一個假笑,和她們興奮又期待的語氣不一樣,我是真的緊張;
週末的時間感覺和平時沒什麼兩樣,反正都是一眨眼就過去了;
星期天晚上,我在拿到我數學試卷的時候,心裡是一種自我滿足的激動,我搖著遊知行的胳臂,喜悅之情要不掩飾,遊知行,我又進步了,我又開始燃起希望;
恭喜你,他也開心地笑著;
我知道這個分數還是很差很差,還是墊底,離高中還是有非常大的差距,但是我在進步,對於我來說,這才是最重要的,好像突然間,我對數學開始有了一點興趣;
驚喜總是接踵而來,當我看到英語試捲上出現了我之前想都不敢想的分數的時候,我幾乎快要跳起來,英語和數學,兩個分數都是我從未達到的高度,依然沒有及格,甚至離及格線有很大的差距,更別提高中了,但是我只是開心;
語文沒什麼驚喜,穩坐第一名,化學在我開竅以後成績也是穩步提升,物理反而成了最差的科目;
最後加了一下總分,我很滿意,因為這個成績以前想都不敢想,離高中的差距還是很大,但是我再慢慢靠近;
李老師說,我們得快速適應初三的節奏,因為從下學期幾乎沒有新的課程了,絕大多數的時間都會用來考試和複習,而且初三下學期不會再單科考試,而是完全按照中考的模式,語數外150分,理化合並,總分還是600分;
我開始在數學和物理上花很多的時間和精力,想看看數理化到底是不是相通的,準確來說,我花在數學上的時間和精力,比理化的時間要多得多,但是我依然沒有“開竅”,我知道時間不等人,可是我實在找不到一條適合我自己的學習方式;
我在第三次月考過後對數學不在報任何希望,我看著我還是不及格的試卷實在有些無能為力,李丹丹和寧明燦的數學已經到了及格線了,我依然在數學上花最多的時間,只是對於數學的分數的變化不在有期待;
轉眼我經歷了初三的三次大考,無數次的小考,初三上學期的時間真的一晃就過了了大半,我們在繼續學習新的課程,也在備戰第四次月考,我還認真努力,不指望能一鳴驚人,只是希望下次分數的變化,能讓我稍微提高一些信心;
可是有句話叫做,計劃趕不上變化,所有的變化都在你毫無準備的時候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