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大殿上的文武百官們臉色都很是精彩。
只因君離洛坐著的龍椅旁邊多出了一把黃金椅子。
他們用腳趾頭都能想到君離洛接下來要宣佈的事。
在場有許多人並未參與南巡,但也已經從那些隨行大臣的口中得知了南巡發生的一切。
寧王是如何被揭發,康王是如何叛亂,陛下又是怎樣的態度,他們都已一清二楚。
但他們依舊難以接受宋雲初再度加封,哪怕冒著觸怒皇帝的危險,也想再嘗試著勸阻。
此刻大殿上的人,是那日禦舟上的好幾倍,這麼多張嘴,總不能輕易在寧王面前認輸。
“陛下,微臣以為,加封並肩王一事不宜如此草率。”
“張大人所言有理。陛下可用其他賞賜來嘉獎寧王的平叛之功,若陛下執意要加封寧王,對自身恐怕也不利……”
“許卿家的意思,朕倒是有些不明白了。”君離洛望向說話之人,“為何你會覺得加封寧王對朕不利?”
“國之大權,應牢牢掌握在陛下一人手裡,身為臣子,能封異姓王便已是極大的殊榮,寧王年輕氣盛,若陛下一再抬高寧王的地位,焉知不會讓她過於膨脹?”
“許大人所言,微臣附議。”
聽著身後的反對聲,宋雲初不露聲色。
其實她來之前就能料到大臣們反對的理由是哪些,反正她不著急。
她這邊自有人為她爭辯。
“許大人此言差矣。”刑部尚書沉聲道,“寧王對陛下之心,已用行動多次證明,若要論鞠躬盡瘁,寧王稱第二,諸位又有誰敢稱第一?”
“那是因為趙葉兩位將軍如今不在朝中!他們身上的功績也不少,且他們對陛下之心未必輸給寧王。”
“許大人這樣比較未免有失公允。”宮明遠反駁道,“他們再如何盡忠也只是臣子,他們最重視的除了陛下還有家族,可寧王……寧王與陛下稱得上是一家人,且寧王並無複雜的家族,待陛下之心會比其他大臣都更為純粹。”
“既然寧王心繫陛下,且陛下也喜愛寧王,陛下不如娶寧王為後,讓寧王為陛下料理宮務,充實後宮,方能不負陛下一番情意。”
宮明遠擰起眉頭。
這老匹夫,算盤未免打得太響亮。
祖宗規矩有言,後宮不能幹政,一旦寧王成了皇後便無法再插手政事,否則便是壞了規矩。
身為宋黨,豈能容許寧王退出朝堂?
宮明遠正想繼續爭辯,卻聽得首座上的皇帝開了口。
“朕的確會迎娶並肩王。”
“你們聽清楚了,是並肩王。”
“朕的後宮眼看著都沒人了,還有立後的必要嗎?寧王勞苦功高,你們卻不服她,還企圖將她逼下朝堂,究竟是和她過不去,還是故意要斷朕的臂膀?!”
君離洛的聲線清冷如玉石作響。
“是不是朕這個皇帝讓你們不滿意,你們巴不得朕少活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