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樾盡量維持沉穩的臉色,心中卻遠不如表面一般平靜。
早在南巡出發前,陛下就將這事告訴他了。
當時他差點以為陛下在和他說笑,可陛下的神情那般認真,他不信也得信。
他先前可是花了好長的時間,才接受陛下與寧王斷袖一事。
可接受歸接受,他不免惆悵,這份斷袖情能隱瞞多久?萬一哪天瞞不住,不僅陛下名譽受損,寧王也會面臨無數聲討謾罵。
最要緊的是——若陛下要斷袖斷到底,極有可能無後,萬一百官們將過錯歸咎於寧王頭上,寧王好不容易扭轉的好名聲將會散盡,興許會比從前更加臭名昭著。
寧王由男變女這事兒,無疑是解決了他心中最大的困擾。
陛下並非斷袖!如此一來,便不用面臨百官的非議了。
雖然女子封王這事兒在天啟國是首例,但寧王是個女的總比是個男的好,起碼男女之情符合世俗常理。
陛下既有心要抬舉寧王,他身為臣子,自當附和陛下的意思。
“沈大人過譽了。”宋雲初朝沈樾道,“今日之戰,拼命的遠不止我一人,沈大人冒險將外圍的叛賊一網打盡,同樣功不可沒。”
“殿下過謙了,若沒有你的策略,我們必會損失更多,下官雖有一身蠻力,但自認為沒有殿下的智慧,殿下不必再謙讓。”
宋雲初不再多言。
這頭等功自然是她的,但總得謙虛一下子。
和沈樾推拉一個回合也就行了,若再演下去,就有點兒裝過頭了。
“這說到功勞,還有淑妃娘娘呢。”
宋雲初望向君離洛,“淑妃娘娘在緊要關頭,護住了珍妃與麗妃兩位娘娘,且還擊暈了叛軍首領,若無她的出手,兩位娘娘怕是會被敵人當做人質了,且淑妃娘娘在加入戰鬥後,同樣殺敵不少。”
君離洛贊同道:“的確,算起來淑妃的功勞應排第二。”
“陛下,關於淑妃娘娘,臣有疑惑。”
有大臣出聲道,“淑妃娘娘是鄭學士千金,自幼養在閨閣中,鄭學士學識淵博,家中長子也是文臣,為何淑妃娘娘會習武?且娘娘不只是會武,微臣觀娘娘臨危不懼,殺敵時眼也不眨,像是見慣了血腥場面,不似……”
“不似尋常大家閨秀對嗎?”君離洛漫不經心地奪過話,“眾卿不必對她存有質疑,她本就是朕的心腹,作為訓練有素的暗衛,當然臨危不懼。”
眾大臣聞言,皆瞠目結舌,一時震驚到無言。
“反正眾卿今日受的驚嚇也夠多了,不差這一件。”
君離洛將眾人的反應看在眼中,悠悠說道,“朕初登基時,總是小心謹慎,為防止後宮與朝堂有太多瓜葛,便安排了淑妃給鄭學士的女兒替嫁,為朕在宮中充當眼線,如今朕也算看明白了,幾位後妃的母家都是忠君之人,朕今後不會再有疑心。”
眾人緩緩回過神來,只覺得今日所發生的一切不可思議。
寧王是女子,康王是反賊,淑妃是暗衛……
今後,大概不會再有哪一天像今日這樣讓他們難忘。
“銅雀。”君離洛望向淑妃,頭一次當著眾人的面叫出她的代號,“你一貫得力,今日又立了功,理應受嘉獎,你自個兒說吧,想要什麼樣的賞賜?朕盡量滿足你。”
角落裡,麗妃與珍妃對視了一眼。
因著多日相處,她們對其他人的性子都有所瞭解,她們幾乎能猜到淑妃會提什麼。
她們既替她感到高興,心底又難免生出一絲惆悵。
看來以後這宮裡,就只剩她們二人了。
“回陛下,後宮既已不需要眼線,屬下想辭去妃嬪的職務。”
淑妃說話間,以單膝跪地行武將禮,“屬下懇請陛下賜我武將的官職,讓我報效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