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思然回到村裡,路上遇到村裡的老人和一些因為特殊原因沒上工的,都笑眯眯的跟她打招呼。
“葉知青下班了?”
“葉知青回來了。”
“嗯。”葉思然也笑著打招呼,但她卻沒拿東西出來給大家。
等她走遠了,一個大嬸就壓低聲音說道:“你們看到沒,葉知青腳踏車後座那個袋子鼓鼓的,裡面肯定都是好東西。”
“李家嬸子,你這話是什麼意思?難不成還想人家拿出來給你吃?”一個在家帶娃沒上工的年輕媳婦也壓低聲音問道。
“你最好別讓葉知青聽到了,我們大家今天吃的番薯葉子就是葉知青買來的種子,你可別不知好歹喲。”一個老人小聲的警告。
“呵呵,哪能啊!我就是隨口說說而已。”那個大嬸尷尬的解釋。
“隨口也不能說,你沒聽村長說嗎?今年我們村白得了幾萬斤番薯,你們想想是什麼概念?”
“天啊!幾萬斤?那我們這個冬季不會餓肚子了?”那個年輕媳婦驚訝的問道。
“這樣的話,我們高塘村今年肯定不會餓肚子了,這些都是拜葉知青所賜。”
“葉知青是我們村的大恩人,呵呵,以後我看到她一定要熱情一點。”
“……”
村民們聲音再輕,葉思然也聽得很清楚,她從沒指望村民們都喜歡她。
所以她從不私下給村民們吃食,畢竟這裡的人口多,一人給一顆顆都等好幾斤呢!
雖然她有,但是她就是不想慣著別人而委屈自己。
溫琳家那麼富裕,上輩子不是折損在這裡,哪怕她父兄有本事幫她報仇。
可是她已經死了,報仇有什麼用呢!
她可不想,因為給了這個沒給那個,而被村民們記恨。
她能帶領村民開荒種番薯,就是對他們最大的幫助。
授人以漁,不如授之以漁,她絕不做出力不討好的事情。
她從給村民們東西吃,哪怕是小孩,她也不給一顆糖,村民們還不是照樣很感謝她。
拿東西去討好別人,可能當面能得到兩句誇贊,但是背後照樣被別人說閑話。
他們會覺得她給的不夠多,而心生怨恨那還不如一開始就不給。
比如夏甜甜一開始就恨溫琳,現在也只是著心裡恨她,見簡悅詩奈何不了溫琳時反而還想討好她。
但夏甜甜以前討好簡悅詩,現在簡悅詩不給她吃食,她就恨簡悅詩入骨,揹著簡悅詩就說她壞話。
“葉知青回來了,蕭知青快點打水給你然然姐洗手。”溫琳見葉思然回來就朝窯洞裡大喊一聲。
然後轉頭笑盈盈的說道:“我們今晚吃油渣炒番薯葉,好香啊!”
“嗯,我老遠就聞到香味了。”葉思然笑著對簡悅詩說道,她對不肖想她東西的人都是很客氣。
她一抬眼就看到夏甜甜瞪視著簡悅詩,眼中閃爍著兇殘與嗜血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