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相繼縞素一) 暮春的風吹落……
魏倩帶人登上城牆, 俯瞰全城。匠師們用繩尺丈量街巷,魏倩則對照規劃圖,一一標註。
“城南民居區需保留古槐樹,”她指著幾株百年老樹, “新巷繞樹而建, 既得蔭涼,又不損民情。”
主簿遲疑, “可若繞樹改道, 恐增加工程耗資……”
魏倩搖頭, “一棵老樹,是幾代人的記憶。若為省銀錢而砍伐, 百姓心中必生怨懟。新城是為民而建, 豈能不顧民心?”
主薄肅然,拱手稱是。
三更時分,魏倩才回到郡府。她不顧疲憊, 連夜召集上下官員。
“我們今日所見,舊城三大弊病——街窄、水淤、火險。所以日後你們新城建設須分三步走:
1. 先修排水:挖主幹溝渠, 雨季前完工;
2. 再拓道路:按輕重緩急分批改建;
3. 後遷民居:以抽簽分新房,絕不強拆。 ”
她最後拍板,“明日貼告示,徵募百姓參與築城, 壯丁每日發粟米三升, 婦孺若能編筐制繩, 亦同酬!”
郡府上下官員還能怎麼辦, 幹就是了,又沒讓他們自己想辦法,遇到的小事也好解決。
魏倩在大梁的時間很緊, 所以帶著官員們搞特種兵行程,搞得大夥還以為她在洛陽也這樣,真是千古賢相啊。
怪不得年紀輕輕就做了那麼多功績,而他們光是跑腿幹活處理小事都那麼累。
魏相真乃神人也!
第四天晨霧未散,魏倩已帶著郡府官吏、匠師及數十名衙役,踏上了勘測之路。她身著簡素深衣,發髻高挽,腰間只懸一枚玉佩,步履穩健地走在田埂上。身後跟著的郡丞手持算籌,正與幾名匠人低聲討論著什麼。
“丞相,前面就是舊城牆了。”一名老吏指著前方殘破的夯土牆,“若要擴建新城,這段牆得推倒重築。”
魏倩點頭,從袖中取出一卷細繩,遞給身旁的匠師,“量一量牆基厚度,記下來。”
她又轉向魏尚,他是唯一一個在郡府任職的魏家人,“魏尚,你去測測這段牆到汴水的距離,看看能否引水做護城河。”
魏尚領命而去。
不遠處,幾個農人正蹲在田邊歇息,見官府來人,有些畏縮地站起身。
魏倩走過去,溫聲問道,“老丈,這片地是您家的?”
老農緊張地搓著手。“回、回大人,是小人的薄田……”
魏倩蹲下身,指尖輕觸土壤,“土質不錯,種的是粟還是麥?”
“種……種麥。”老農見她態度平和,稍稍放鬆,“但今年雨水少,收成怕是不好。”
魏倩沉吟片刻,抬頭道,“老丈,郡府要擴建新城,您這田恰在規劃區內。您有兩個選擇——”
她伸出兩根手指,“一是按市價補償銀錢,您可去城東新劃的農墾區另置田地;二是以地換房,新城建成後,您家可分得一間臨街鋪面,子孫可做點小買賣。”
老農瞪大眼睛,“鋪、鋪面?”
魏倩笑道,“對。您兒子若會算賬,還能去錢莊當個學徒。”
農人們頓時議論紛紛,跑來問他們的地行不行,魏倩笑著說要看規劃的版塊區域。
午時,魏倩來到西市,這裡商販雲集,人流如織。
她登上事先搭好的木臺,敲了敲銅鑼,人群漸漸安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