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大風起兮三) 女郎,妾無以……
待雲開霧散已是傍晚,霞雲漫天,風雨過後,落葉滿地。魏父明日就要到會稽了,魏欷也收拾好新買的住宅,只等他們搬來。
“女郎,那個虞姬長得可美了,除了女郎,我就沒見過那麼美的姑娘。”
柳細君在院裡與侍女們修剪花草,掃著落葉,與一旁坐在搖椅裡的魏倩說著八卦。
“對對對,她跟女郎一樣美,詩經裡怎麼唱的,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呸,你個不看書的,那是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說完她們又一起鬨笑起來,魏倩的這些侍女們,一直是柳細君在管著,她年齡也小,所以就鬧得歡,王婆們時常說她們像個村姑,而不是侍侯貴人的。
魏倩覺得挺好,她挺喜歡跟姑娘們鬧開的,前段時間是忙,都踩在歷史的節點上,魏倩辦什麼事也非常著急,就沒心情與她們玩鬧。
再說姑娘們灑掃織衣煮茶樣樣會,玩鬧又不耽誤事。
活潑的那個姑娘叫孫雲兒,內斂的那個喚陳青詞,最漂亮的那個名吳昭。
她們都是魏倩從大梁一路帶著著,都是隨家人一道來大梁的流民,魏府買婢女,打聽清楚照顧貴女,她們就被父母賣了換銀錢。
畢竟一家人都食不裹腹,她們父母還算好的,能護住她們一路至大梁,聽聞信陵君府上採買還一直打聽做什麼。
不能用現代人的標準去看古人,這時代人相食都不是稀罕事,沒有把她們嫁給老光棍,或者放棄她們生命,已經是親情深厚了。
這是時代的苦痛,不應怪罪於個人,如果論罪的話,這罪不在她們父母,而是這個世道,貴族,與統治者。
“我可比不了虞美人,細君之美我者,私我也,小昭之美我者,畏我也,青詞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侍女們聽女郎學著文人說話,又笑聲清脆的笑作一團,她們現在基本的字都學會了,會讀會寫,也在看些書了,自然知道女郎什麼意思。
青詞言語裡帶著羨慕,有些嚮往的說道,“聽說那女郎有匹馬,名烏騅,是匹絕世好馬,虞家給她妝點了嫁妝,她贈與了項將軍,項將軍也回贈了家傳寶玉,說定不相負。”
小昭美麗的眼睛裡也是星星點點,“是啊,真是英雄美人,他們好生般配。”但她話鋒一轉,“我覺得現在我們的日子也好好,以前在家裡,阿父阿母總是唉聲嘆氣,一家人都吃不飽飯。現在我活得很好,阿父阿母也緩過勁了,雖然戰亂,但一家人還是在一起的。”
柳細君沒有親人了,她應了聲,“是啊,總歸是人還在,就有個慰藉。”
雲兒也甜甜笑著,“以後我就待女郎身邊,女郎是我見過最好的人了。”
“咋了,你們還賴上了?”
而魏倩吃著瓜果聽著侍女們說著項羽的八卦,與她們伴嘴,聽說項羽看上了一個叫虞姬的美人,讓項梁去提了親,還提拔了美人的哥哥虞子期。魏倩感慨項羽此時不愧是男神,他的婚姻感情在女孩的口口相傳裡。
不過項羽確實高富帥,畢竟是西楚霸王,而且項羽沒其他的緋聞,只有與虞姬的愛情故事。比起劉邦的寡婦後宮,秦宮裡萬千美人,項羽韓信實在是清流。
嗯,好像蕭何張良,陳平曹參等等沛縣老人,好像也都是一個老婆,以後的衛青霍去病霍光也是,很統一的家有悍妻,好家夥,上樑雖然歪,下樑都挺正。
霸王別姬是永恆的悲歌,但英雄美人不論男女老少,都是非常愛聽的八卦故事。
畢竟項羽虞姫走一塊,江東父老眼睛也挺享受的,多般配。況且古代沒有男人不愛虞姬,沒有女人不愛項羽這樣的英雄。
先秦到魏晉南北朝,世人對男人顏值的要求,比對女人還高,也沒有什麼貞節觀,人盡可夫這典故還是形容孝女的,畢竟人也沒說錯,老爹就一個,但人盡可夫,然後還是幫老爹弄死丈夫吧。
陳平的老婆,還是死了五個丈夫之後,嫁給了陳平,嫁一個死一個,也沒人說她剋夫,只說男的沒福份。薄姫也是死了三丈夫,被說大貴的命,送劉邦後宮,生文帝。
母儀天下裡的王皇後,王莽的姑母,也是嫁一個死一個,百姓們覺得此女是貴命,所以平民家架不住,這得嫁皇帝。於是有了不得寵,但高貴的皇後太後一生。
其實只要把儒家擠下去,一個性別極端壓迫另一性別就很難出現,畢竟是一半人口,後面生産力上去了,話語權自然就有了。
魏倩並不擔心這個,她也管不了後世,她誤入此間,做好自己就行了,再不會比原來的更差了,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漢初確實需要人口,女孩們得嫁漢,莊稼才有人種,她們才有孩子養老,人口太少守不住廣闊的土地,外面匃奴百越雜胡西域,誰不盯著中原。
她在計劃她最多能做到什麼程度,而又能保全自己,這個社會又能前進多少。
一口吃不成個胖子,大秦打了個大一統框架,想一世二世萬世,但步子跨太大,把天下嚇著了,想著倒退,然後項羽讓他們知道倒退的恐怖,劉邦是始皇的追隨者,他要當的,是那樣的大丈夫,可貴的是,他知道黔首的苦難。
他富貴回鄉見小兒都在演皇帝,還制了竹冠扮家家,也不生氣,用他的玉冠換了孩童竹冠,回憶以前沛縣的歲月。對沛縣父老說,“遊子悲故鄉,吾雖都關中,萬歲後吾魂魄猶樂思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