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聲濤不心聽到文雨聲的追求者白臉帥哥奉哲對文雨聲的威脅,裡面的資訊量很大。他首先感受到了一種文雨聲對他的愛,然後還感受到了一種的威脅。這個威脅來自文雨聲軍訓時的教官。
寧聲濤從來不是一個自私的人,他從來不認為愛情是自私的。他所擁有的愛情觀認為愛情是建立在無私的友情和志同道合的追求之上的一種情感。他不同於其他男人的地方就在於當其他男人聽說自己的女朋友有很多人喜歡時會感到虛榮心的極大滿足,而他卻根本不在乎;他的不同還在於當其他男人聽說自己的女朋友有其他曖昧物件時一定會防患於未然或者感到憤怒必須要女朋友解釋清楚劃清界限,寧聲濤不在乎,是真的不在乎。
當你聽說女朋友身邊可能有比較談得來比較曖昧的男人出現,你會怎麼做?
趙至剛會憤怒的要求對方知難而退,正如他曾經怒目而視的對待奉哲一樣。
李衛康會理智的分析對方的實力,然後採取拿得下拿下,拿不下自己退縮的策略。
張連城會主動退縮,因為他認為問題不在男人,而在自己的女朋友根本不在乎自己或者不愛自己。
江泳博會不惜和對方拼命,因為他首先感到了侮辱和痛苦,他需要痛痛快快的對弈。
周律堂會乞求,會毫無原則遷就女人,對女朋友更好,讓女朋友在對比中投票給自己,讓男人知難而退。
張耀暉會在搞清楚女朋友的意願的基礎上,和對方談判,如果女朋友確實受到『騷』擾,他會不惜代價的去維護;如果女朋友確實已經變心,他會不擇手段的驅趕如蒼蠅般的男人。
寧聲濤呢?
他認為愛情是開放的、無私的,愛情是有保質期的,愛情也是善變的,因此,他不會妨礙女朋友去追求愛情。他的思維是這樣思索的,如果你愛她,就應該尊重她的選擇,允許她尋找她所認可的最完美最純粹的愛;如果你不愛她,又何必一定要束縛她,讓大家都不自在呢?
在軍訓期間,也是文雨聲和寧聲濤正式戀愛的第一個月,文雨聲曾經問過寧聲濤相關的問題。
“如果我愛上別人了,你會怎麼辦?”
“如果我還愛你,那麼我會把你送走,送到你愛的人身邊,但我自己會很痛苦。如果當時我不愛你了,那麼我也會把你送走,送到你愛的人身邊,那時我將不再痛苦。不過,我在乎的是,你愛對方,對方愛你嗎?”
“如果我愛的人不愛我呢?”
“那我會幫助你,讓對方知道你的好。”
“如果我愛的人也愛我呢?甚至比你更愛我呢?”
“那我就心安理得的接受,心平氣和的送你離開。”
有人說這是男人不愛女人的藉口,可是對於寧聲濤來說,這真的不是藉口,就是一個人的觀念而已,一種建立在無私基礎上的觀念而已。愛一個人就要死死的束縛對方,讓人踹不過氣來,寧聲濤才不幹呢。
也許這個觀念和東方人的觀念不同,但寧聲濤相信,西方人當中擁有這種觀點的人會多些。因為這種觀念是站在絕對平等的地位上看問題的,男和女是平等的,愛和被愛也是平等的,只是選擇,只是機會,只是人生的過程而已。
當你無法比別人更愛這個女人,為什麼不讓這個女人離開?市場經濟中,如果能夠賣100元,為什麼要買0?只要能夠產生價值就應該得到尊重,當然,前提是不違法也不違背道德。
也許寧聲濤的觀念會被人認為是男人的藉口,不愛就是不愛,愛就是愛。可能當很多人越來越接近人生的本質和愛情的本質之後,多少就能夠正視每一種人生觀和愛情觀的存在價值。寧聲濤認為自己的愛情觀是受到了法國文化的巨大影響的,可惜他僅僅只是從法語中去理解的法蘭西這個浪漫和自由的民族,法國這個自由和浪漫的國度。他甚至不知道,也許一輩子他都未必能去法國。
大通是嘉首城外的一個經濟很一般的鄉鎮,隱藏在大山深處幾十年都沒有多大名氣。央視《人與自然》到大通拍攝了一期節目,突然這個鄉就有名氣了。人們知道了這個鄉山好水好,更重要的是動物好。
當寧聲濤聽說周律堂建議週末騎腳踏車去大通看“蟻鴷”“杜鵑”“鷹鴞”“董雞”四種鳥類的時候,他打斷了自己的週末獨自出行計劃,接受了周律堂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