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別人真的要收拾我們,我們跑到哪裡去都跑不掉,他們一定會找出我們按照他們的想法來處理,這個辦法根本行不通。”
“那你來告訴我,我們還有什麼更好的辦法嗎?”
“我也不知道,不過我想什麼事情都是有辦法的,你應該找找你的朋友,找找你在軍隊裡的朋友,讓他們給你想個更好的保護我們的辦法。”
“哦?”40歲的江運昌開始用異樣的眼光來看待自己13歲的兒子江泳博,為什麼自己就那麼消極的等待,不能積極點去想想有沒有什麼辦法呢?得到江泳博的提醒,江運昌也認真的思考起來。
由於江泳博並不完全知道事情的前因後果和具體過程,所以他並不是特別害怕,不過他的一個特點在這件事情上顯露了出來,這也是他今後不管遭遇什麼都能夠保持旺盛的鬥志最終走出一個自己比較滿意的結果的原因。這個特點就是,他從來不是一個任人擺佈、聽由命的人,他在任何時候都會想著,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去獲得更好的結果。
在二十多年後,江泳博能成為大公司的總經理,能擁有自己的事業,不能不這個特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江泳博、張連城和寧聲濤三個人之鄭江泳博年齡最大,比寧聲濤大兩個月,寧聲濤又比張連城大兩個月。最後是江泳博曾經達到的地位最高,取得的成就最大,獲取的財富最多,擁有的被人認可的成功比寧、張二人都更大。其實從十多歲的時候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寧聲濤知識淵博,喜歡學習,求知慾和探索欲最強,他熱愛除了英語以外的任何知識。就連法語、日語、德語、俄語、西班牙語,甚至蒙古話、彝族話、維吾爾族話都有興趣,都去學習。但他最致命的缺點就是缺乏一個絕對唯一的目標,並且缺乏為了實現目標不擇手段不惜代價決心和魄力。
張連城也是一個喜歡學習的人,但他比寧聲濤更懂得學習直接有效有用的知識。比如英語,雖然他也不喜歡,最初和寧聲濤認識的時候他的英語成績也很糟糕,但他一旦知道了要考上大學甚至要考上好大學就繞不開英語,他就會排除萬難去征服英語。張連城之所以在三十多歲奔四十歲的時候沒有江泳博取得的成就出色,還是因為他也有一個不如江泳博的缺點。這個缺點就是他的面子思想,他是一個瞧不起體力勞動的人,他只在乎腦力勞動,只尊重腦力勞動。
假使江、寧、張三人被關在一個沙漠之中的囚室之鄭第一個能逃出來的一定是江泳博,他永遠不會放棄,在任何最艱難最痛苦最絕望的時候,他都仍然能夠堅持下去。雖江泳博一定是三人之中最先或者唯一能夠逃出囚室和沙漠兩層困境的人,但最先從囚室出來的卻不見得就是他,很可能是張連城。只不過就算張連城能夠最快的逃出囚室,他也很可能無法逃出沙漠。因為有些事情他是一定不會做的,而那些事情是江泳博一定能做,而且做的最出色。
在那樣的模式當中,寧聲濤很可能既不能逃出囚室,更無法離開沙漠。因為寧聲濤的意志力不夠堅強,決心不夠穩定,態度不夠堅決,而且他寧願將力氣花費在怨尤人、自怨自艾之中,也未必能夠集中精力體力去做自己能夠想出的辦法。
要智慧,寧聲濤絕對不比江泳博和張連城差,甚至不定更高一些。因為他看了太多書,他從書籍中得到了太多的知識和方法,只是他一直缺乏一個固定的穩定的確定的目標。他有些唯心主義,這是寧聲濤的阿喀琉斯之踵。
還是在上面的模式中,可以設想,寧聲濤一定是最早最快想出辦法打破囚室的人,但他卻無法集中精力和體力去實施,他缺乏執行力。擁有才的想法,卻總是受制於各種因素的制約,無法將想法實施出來,那想法其實也沒有多大的實際意義。
張連城在這個方面比寧聲濤好些,但又不如江泳博。張連城甚至也能想到打破囚室的辦法,甚至也能逃出囚室,但面對沙漠,面對可能要做出的更多的對自己尊嚴和形象的犧牲。他就未必能夠一以貫之的堅持下去了。
江泳博就算沒有寧聲濤和張連城那麼反應敏捷、思路清晰、靈巧聰慧。但他有三人之中最強的執行力。
如果把三個人拉出來比,寧聲濤勝在想象力,缺在執行力;張連城勝在創造力,輸在持久力;江泳博勝在執行力和持久力,但他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卻比較普通。
如果遇到江泳博在初一時候遇到的事情,寧聲濤會怎麼怎麼做呢?張連城又會怎樣?
江泳博首先是不屈服,雖自己想不出辦法,但他絕對不會坐以待斃,完全接受被動的局面。寧聲濤遇到類似的事情,他一定能想出非常聰明的辦法,但卻未必一定能夠按照自己最初的想法去執行去實現。張連城又有所不同,他可能也能想出辦法,也能去做,但未必能夠不擇手段的去實現最理想的結果。
(本章完)
喜歡時代的靈魂請大家收藏:()時代的靈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