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寧聲濤讀初中的時候,他聽過很多同學提起佳中學,不外乎主要講三個方面:一個是佳中學的美女很多,比江龍中學多。一個是佳中學的籃球水平很高,江龍中學校隊最出『色』的是排球隊,五中最出『色』的是足球隊,四中最出『色』的是體『操』隊,佳最出『色』的就是籃球隊。最後一個是佳的老師都願意調到江龍,而江龍的卻不願意去佳,佳的教師很多都是從農村中學挖來的,江龍中學則主要從佳和四中五中這些城市重點中學挖老師。
就在寧聲濤讀書的江龍中學94級,就有四個教師原來是佳的,最近幾年都調到了江龍。人往高處走,這也是市場對資源的一種調配,好教師優質教育資源都會不斷的朝著更能產生價值的地方流動。
寧聲濤對高的最直接印象是,初三的時候要考體育考試,50米短跑、立定跳遠和3公斤鉛球投擲,而這個考試的考場就在佳中學的『操』場上。
那個時候的省重點中學校園也很,江龍中學只有18畝大,佳也只有27畝,市區裡最大的一所中學五中的面積都只有42畝。全市最大的重點中學紫竹一中也僅僅只有61畝,市區裡的不少中學還沒有江龍中學大呢。江龍中學最初的老校區『操』場沒有跑道,只有3個籃球場加一個排球場再加一個有5張乒乓球檯和一些單槓雙槓的器械區那麼大。
江龍中學位於市區最繁華的商業區邊,存土存金,擴建起來需要大量的資金,因此屎政府』和區『政府』都承擔不起,到了零零年代,江龍中學終於將初中和高中完全分割槽,在新城區建起了一所90多畝的新校區,將高中部遷了進去。
江龍中學有時候被人簡稱為龍中,一是市裡還有一所學校本來就叫做江中中學,所以簡稱江中不合適。二是大家覺得這所學校是很多學子“鯉魚跳龍門”的平臺,叫做龍中更合適。可惜在龍海縣,還有龍海一症龍海中學和龍海六中三所龍字頭的中學,如果叫龍中,也容易和龍海中學混在一起,因此,更多的人起江龍中學都不簡稱,只是偶爾有人在私下叫龍鄭
江龍中學雖然很出名,可是校區確實非常,有些體育課都需要去附近八分鐘路程遠的市體育場和十分鐘路程的市體育館上課。就是這個原因,佳中學獲得了整個區上所有中學初三體育考試的考場資格。放眼整個石柱區,還就佳中學是最大的一所帶有300米跑道的『操』場的學校。
另一個主城區的東秀區所有中學的體育考試都放在五中,也是因為在城區中只有這所中學才有400米跑道的『操』場。
寧聲濤對佳中學的第一眼印象就是去參加體育考試帶來的。
不過,佳中學雖然擁有整個石柱區學校中最大的『操』場,可惜整個『操』場仍然很不達標。首先是跑道不足400米,無法達到體育場標準;其次就是『操』場中間的三個籃球場全是水泥硬地面,既不是塑膠的也不是木板的,摔在地上非常容易受傷;最後就是『操』場周邊和跑道圈中間不是籃球場的地方全都是土壩子,用一些碳灰和木屑在泥土地面上鋪了一層,以免下雨的時候變成爛泥地面,形成凹凸不平的情形。
寧聲濤來到佳中學考體育的時候,其實就對佳中學不是特別滿意,至少是對它的『操』場不太滿意。
立定跳遠考試的地面是水泥地面,蹬在地面上明顯打滑。要不然寧聲濤那從山裡跑跳出來的能力,跳到二米六的滿分線完全沒有任何問題。可惜因為三次起跳的時候都地面打滑,最終最好成績只跳了二米五八,沒拿都滿分10分。他當時以2厘米的差距少了05分的分數。
50米短跑的地面是那種硬土加碳灰加木屑的紅『色』路面,寧聲濤當年也沒有遇到過塑膠跑道,他整個初中一直都以跑水泥路面為主。也不存在不適應,感覺還比江龍中學校園內的那條水泥跑道更合理更科學一些。最終它憑藉6秒82的衝刺拿到了滿分10分。
如果跳遠和50米跑並沒有什麼意外的話,那鉛球則是給寧聲濤留下了耿耿於懷的意外。
當時在『操』場的一個角落扔鉛球,也不是因為考試才在那個角落扔鉛球,而是佳中學體育課鉛球專案就是在那個地方來進行,考試只是順勢而為,沒有專門開闢其他考試場地。
鉛球運動屬於田徑投擲類運動,場地主要有兩個區域,一個是投擲圈,一個是投擲物落地區。
參加鉛球考試的同學都是在投擲圈中站立開始投擲。
投擲圈外圍是鐵鑲的邊,有6毫米厚,頂端塗白。在投擲時,投擲者不能接觸鐵邊的頂端或者投擲圈以外的地面。鉛球的投擲圈直徑2135米。鉛球投擲圈的正前方放著一個木質的擋板121123米長,它是用來防止投擲者滑出圈外的。投擲者可以碰擋板的內側,但不能碰擋板的頂部。
投擲落地區都是草坪或者其它能留下印記的物質構成的平坦扇形區域。佳中學的這個落地區雖然沒有草坪,也還是能留下印記的泥地。鉛球落地的時候都能留下比較明顯的坑兒。每一個扇形區由5厘米寬的白線分開(白線5厘米寬不包括在落地區之內)。鉛球和鏈球、鐵餅比賽的落地區的扇面角度是3492度,不同於標槍比賽的29度扇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實這個佳中學的鉛球投擲區已經是當時城裡十多所學校最標準最好的場地了。至少聽同學們,四症五中還沒有專門的投擲區呢。到四中去進行考試的同學都是在一個四中的臨時劃出來的投擲區進行考試。考試過程更加不標準考試成績更加難以合理準確。
寧聲濤最初看到考試場地的時候,還贊同了同學們的議論,這個地方挺好的,不但分割槽線很清楚,地面也能明顯的留下落地痕跡,而且投擲區下沉一些,有擋板。最讓大家高心是,考試的時候氣很熱,太陽正厲害,考試區旁邊有一棵整個『操』場裡最老最大的樹,有人是一顆建校之初的七十多年的大榕樹,也有人是芙蓉樹。樹冠能夠給在下面考試的同學和老師提供陰涼的地方。
輪到寧聲濤投擲鉛球的時候,因為前面已經有同學發生了這樣的事情,於是他也得到了提醒,就是可能因為前兩的風雨,這棵大樹的樹枝被壓沉了下來,整個落地區在超過八米錢外有三分之一多的地方可能被彎沉下來離地面只有一米左右的樹枝遮擋了。提醒就是不要朝扇面的那個區域投,以免影響成績。
考試有三次機會,第一次寧聲濤太緊張了,鉛球飛出去了,人也衝出了投擲圈。犯規,沒有成績。
他之所以緊張是因為原來初二學校運動會他被班上的體育委員報名參加了鉛球比賽,其實他根本就不知道鉛球比賽到底怎麼弄。鬧了大笑話。參加了比賽卻連成績都沒有留下。
經過“臥薪嚐膽”的偷偷訓練和研究,他在河邊用鵝暖石進行了很大強度的訓練,終於有信心在鉛球專案上考出好成績,不但有實力投出3公斤10米的滿分,他暗地裡還想把這個成績扔到12米,讓全班刮目相看,讓嘲笑過他的人吃驚。
第一次投擲太緊張,鉛球是一下子到了10米線外,但前衝的時候踩上了投擲圈的擋板,犯了規成績作廢。
第二次投擲寧聲濤試了好幾次,都因為瞻前顧後,沒有投出去。這使得排隊等著考試和大熱兼職裁判的老師很不耐煩了,開始催促他。這一次,他沒有犯規,但卻沒有扔出自己理想的狀態。最後紀錄的成績是9米65,大約是能得到95分。這個成績在當下午前面進行的考試中算中上水平。之前的考試,已經有十多個男生得到了滿分10分,還有一個男生扔出了11米80的當時最好成績。
寧聲濤要是心裡不憋著要超越這個11米60的成績人前顯貴的話,也許情況還不至於讓他耿耿於懷。
第三次機會,寧聲濤狀態很好,心態也很好,緊張的心情已經逐漸平復,頭腦也很冷靜,動作也很流暢標準,鉛球從肩頭推出去的時候,劃出來很美麗的弧線,從經驗來看,從飛行弧線來看,這一次投擲一定很容易超越10米,終於可以得到驚叫聲了。寧聲濤看著球在空中飛行,心裡非常高興。
就在鉛球飛行過程中,在這個非常短暫的飛行過程中,寧聲濤心裡的高興還沒有時間演變為臉上的笑容,鉛球就在離地接近兩米的高度撞上了樹枝,發生了碰撞,接著變化了線路,再接著又被更低的樹枝彈了一下,最後落地的印記為9米45,這比他第二次投擲的距離還少了20厘米,雖然得分還是95,可是他終於沒有打破前面11米80的“紀錄”,甚至他連滿分都沒得到。
(本章完)
喜歡時代的靈魂請大家收藏:()時代的靈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