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玉聽寧聲濤自己偷書,抄寫完以後又還回去,於是願意支援他的還書行為,願意拿錢給寧聲濤買筆記本。不過她想了想又:“濤,那你不可以借書嗎?借書回來抄寫再還,為什麼要偷書呢?”
“可以借書,我可以拿我媽的借書證借書,不過借書證有規定,一次只能借兩本書出來,只有還了書才能再借兩本出來。有時候我覺得我想看的書不止兩本,實在無法挑出自己應該借哪兩本,就只好偷了。而且我原來偷的時候,沒打算還的,只是年齡更大了,覺得自己的行為很卑鄙,才開始還書的。”
“哦。你第一次偷書是什麼時候啊?”
“我記得是我學一年級放寒假的時候。我看到一本叫做《羅通掃北》的連環畫,特別喜歡,就藏在褲腰裡帶了出來。”
“你當時不可以借嗎?”
“當時爸爸借了兩本書,不給我借我喜歡的書。”
“哦,你爸爸也喜歡看書,他佔用了兩本書的名額,所以你就沒機會借,於是你就開始偷書?”
“就是啊,後來也是,我可以借書了,也只能是爸爸借一本他要借的書,我借一本我要借的書,我們兩人只能每次借一本自己要看的書出來。”
“你爸爸沒有借書證嗎?”
“我爸爸不是單位裡的職工,不能辦理借書證。我們家只有我媽才是農科院的職工,她才能辦借書證。”
“哦。是不是你爸爸也有借書證,你們就可以有兩個證件每次借四本書呢?”
“好像也不是,三姐,哦,我舅灸三女兒包勤,她和年哥都是單位裡的人,年哥就是我姐夫。可是好像也只有年哥有借書證,三姐辦不到借書證。”
“為什麼呢?”
“不知道,可能是一家人只能有一個借書證,方便管理吧。”
“哦。”
“二嫂,其實就算有借書證,一次可以借兩本書也很麻煩。”
“為什麼這麼?”
“圖書館每週開放的時間太少了,星期三和星期四上午開放兩個半,其他時候都不開。星期三和星期四我都在學校上課,怎麼有時間去借書嘛。而且我爸爸媽媽也都在上班,我媽媽也不在單位裡上班,根本沒法去借書。一年就只有暑假寒假才有機會借書。”
“開放的時間為什麼那麼少呢?不可以在週末和節假日開放嗎?”
“是圖書館管理員沒有編制,沒有專職人員,是由院裡的專用大巴車售票員來兼任的。節假日、週末星期都要休息,沒人來開圖書館的。”
“哦。”
“你可以借你年哥的借書證借書嗎?就可以用兩個借書證借書了啊。”
“不校圖書館規定的,只能借書證本人去借書。後來我們給那個管理員送了禮,她才特別允許了我拿著我媽的借書證借書出來。”
“那這樣,你可以叫你年哥陪你一起借書啊,他用他的借書證把你要看的書借出來不就可以了?”
“年哥幫過我借書,可是總不能每次都要年哥陪著我去吧。我要自己不去呢,年哥又未必知道我要借什麼書。”
“你可以在圖書館看好有哪些書要借,比如這次你借了兩本,還有兩本沒有機會借出來,你就記著名字讓你年哥下次來的時候幫你借出來啊。”
“我試過,可是有兩次我的書名年哥去的時候都被別人先借走了,運氣不好,後來我就不麻煩年哥了。”
“那還是自己偷更方便,是吧?”
“嗯。而且,而且,好像其他一些人也有偷書或者借書不還。”
“哦?”
“有一次,我喜歡一本叫做《中國古代十大名將》的書,我當時就想著讓年哥幫我借出來,可是後來年哥去了兩次,都沒還。等我再後來去,是別人借出去弄丟了,照價賠償了,但是書卻再也借不到了。”
“你別人把書弄掉了?”
“不知道是不是弄掉了,也許是別人不願意還了,就弄掉了,然後賠點錢就相當於自己買了。”
“還有這種情況?那是不是你也可以這樣做呢?”
“按照規定,如果弄掉了三本書,就取消借書證了,只能在圖書館裡閱覽,不能把書借走了。”
“哦,你如果借的書弄掉了,就算賠償了,也借不了書了,只能在圖書館裡看,不能帶走,是嗎?”
“是啊,掉了一本,賠了錢以後,你就只有每次借走一本書的權力了,如果掉了兩本,那就算你賠了錢,有些比較特別比較珍貴的書就不能借走了,那些普通些的書也只能借一本。如果掉了三本,就什麼書都借不出來了。也就是,如果我用這種方式買了三本書,就再也沒機會借書了。圖書館裡有那麼多書,我可不想失去借書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