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聲濤一直都對大表嫂衛紅有點畏懼,感覺這個表嫂不是一個很好話的人,而且臉色總是比較嚴謹古板,也許還有一個原因是聽了不少關於衛紅與大表哥的吵架,總覺得大表哥喜歡看書沒錯,大表嫂有點不近人情。
對於四表嫂王清秀,寧聲濤明顯更喜歡,姑且不論他正在進行的一場對一個調皮搗蛋個性十足的侄兒進行的“特別指導”,這對一個只有九歲多十歲的孩子來是個多麼偉大的任務,更多的還是因為王清秀在人前都是一張微笑的臉,比較有親和力。只有在王清秀和包桂蘭、寧原基面前講述兒子陳善豐的各種逆表現的時候才會有淡淡的憂愁鎖住眉頭。
王清秀找自己的姨包桂蘭幫忙,主因應該是知道包桂蘭曾經做了十年的學語文教師,而且還做著一個單位裡所有各種型別的孩子的帶隊教師的工作,對於孩子的教育和管理有著非常豐富的經驗。加之寧聲濤的行為表現和談吐,讓王清秀更加看出了包桂蘭很可能具有一種行之有效的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
大表嫂難道也是要在媽媽那裡取經?搞得神神秘秘的,不會是陳乾宇也需要自己的“幫助”吧?
寧聲濤一邊和年涵嬌玩著三隻烏龜,一邊還想著剛才衛紅出來和他們打招呼時對他的問話。
“濤,你爸爸媽媽是怎麼教育的啊,你怎麼這麼懂事,成績這麼好呢?你又喜歡看書,又不像你大哥那麼痴迷,能學以致用,真是老爺偏心喲。”衛紅撫摸著寧聲濤的腦袋。
“不是啊,本來書上就有很多知識很有意思啊。不看書不學知識不是就和這些烏龜這些兔子一樣了嗎?”
“嗯嗯。嬌,好漂亮的女子啊。你媽媽真是好運啊,我們家要是個女子有多好啊。三妹的身體還好吧,她要多休息,不要太勞累嘛。哎呀呀,你爸爸也真是的,這麼乖的女子都捨得,誰那麼忍心呀。”
“大表嬸,媽媽還好,謝謝您的關心,爸爸媽媽復婚了,多謝你。”
“可憐見,有個這麼漂亮這麼乖巧的女兒為什麼還要離婚啊。真是的,大人離婚對孩子的影響最大,單親家庭的孩總是缺少些愛,容易影響一輩子的。”寧聲濤不知道大表嫂是不是因為自己和大表哥的吵鬧矛盾而發出的感慨。
“嬌,明表嬸帶你去買衣服。你喜歡什麼樣的衣服,表嬸給你買。濤,你也一起去,表嫂也沒有什麼本事,買不了什麼禮物,孩子穿的漂漂亮亮乾乾淨淨的就不一樣。”
“謝謝大表嬸,不用費心了,我媽媽給我買了很多衣服了。”年涵嬌很客氣的。
“就是,大嫂,我也不需要。我——”寧聲濤實際上是想自己不在乎衣服,衣服漂亮不漂亮寧聲濤確實一點都不在意,對他來,內涵才重要,當有人問起他需要什麼禮物時,他都會自己要買書。
“我知道你要什麼,你最喜歡書是不是?我們這個縣城沒幾個書店,而且規模肯定也遠遠比不上你們市裡,更無法和省城比,這裡有些人要複習高考都要到省城去買書。書我也就不給你買了,家裡的書呢?我也不敢送給你,你知道你大哥也是一個好書如命的人,要是我偷偷把他的書弄掉了送人了,他能一不睡覺在家給我鬧。有時候他自己的書不記得放在哪裡了,他能把家裡的東西都翻個亂七八糟,一定要找出來才吃飯才睡覺才去上班才做其他事。”
“哦,我知道。大哥是我的榜樣。去年我們在他圖書館辦公室看書,大姨父和我爸爸來叫我們回家我們就沒有聽見,我看到大哥還邊看書邊喝空杯子呢。”
“老陳就是那個樣子的,怎麼都不聽,誰都勸不了他。你可不要學他,他是個鑽進書裡出不來的人,一輩子都毀了,本來有好的前程本來可以更好的發展,結果他什麼興趣都沒有,只知道讀書。你還,以後也要發展,也要進步,可不能學他那種讀書方式,你要讀好書,找好工作,要麼做個有本事的領導,要麼做個可以創造新生活的創業者。不要只是停留在理論上,就算學馬克思也應該把學習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指導實踐。你看馬克思可不是隻讀書寫書,他把學來的知識總結起來形成自己的知識,再到工人運動的實踐中去檢驗去實驗,得出新的知識再完善自己的知識理論。只知道讀死書、閉門造車的人不是真正的讀書人,最多也就是個好書人。一種興趣愛好而已,不為了讀書學本事改變生活改變世界,就只是喜歡和愛好,就跟別人喜歡賭博和跳舞一樣。”
寧聲濤第一次聽大表嫂這麼長篇大論的話,既感到好奇也感到很有收穫,覺得大表嫂的話很有道理。年涵嬌則完全聽不懂,只是眨著大眼睛看著這個才第一次見面的大表嬸。
“大嫂的話很好,我有一種茅塞頓開的感覺。我都出了一身冷汗了。原來我好像也是像別人沉迷於賭博和跳舞一樣的愛好看書,差點就忘記了讀書學知識也是一種人提升基本技能提高道德境界和武裝頭腦的途徑,變成為讀書而讀書。”寧聲濤幾乎是出了一身冷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好了,不多了,我也不知道這些道理對不對,總之,我就是害怕你也去走你大哥那條路,從他身上我看到的問題希望不會出現在你的身上,你看他,讀了那麼多書,能做什麼?既不能改造社會,也不能改變自己的身份地位,叫他寫書,他又寫不出來。叫他講道理,他也不出多少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新思想。他吸收那麼多別饒思想別饒觀點,卻完全沒有自己的創造,讀書也就沒有多少現實價值。我不希望你學他,他可不是你的榜樣。千萬莫學他,免得以後既害自己又害了身邊的人。嗯,時間差不多了,老四他們也應該下班了。我再去看看廚房需要幫什麼忙。”罷,大表嫂愛憐的在寧聲濤後腦勺摸了摸,又拉起年涵嬌的手來搖了搖,難得的露出一個笑臉轉身走向廚房那邊去了。
“你們在什麼啊,表叔!我怎麼沒聽明白呢?”年涵嬌翹著嘴抗議。
“你還太了,我也不知道該怎麼。你現在聽不懂,我現在聽懂了些但不知道該怎麼你才能懂。”
“哦。”
“你就這麼想吧,就是讀書不能只為了自己,還要為了社會為了人類。”
“讀書不是為了考試嗎?”
“考試又為了什麼呢?”
“考試就是為了完成任務,考好了可以得到獎勵,考的不好就會受到懲罰啊。”
“你讀書就是為撩到獎勵,不想被懲罰嗎?”
“那你呢,表叔?”
“我讀書是為了學習知識,瞭解別人是怎麼想的,使自己更有智慧更聰明更有本事。”
“更有本事?不會讀書,成績差的就沒有本事嗎?不是很多革命先烈都沒讀多少書嗎?”
“我也不知道怎麼了,你自己想吧。”10歲的寧聲濤實在還是不太明白應該如何才能給7歲的年涵嬌講清楚人類透過對書籍的學習到底有什麼價值。他其實也有些懵懂的想法,可卻沒有一套明確的理論體系,尤其是他自己就在懷疑考試有什麼價值,讀學校的書到底有什麼作用和意義。聽大人的讀書考試讀大學是為了好工作,這個觀念他是非常不樂意不理解的。他曾經就差點走向大表哥陳哲維那種思維方向上去,也就是讀書就是為了讀書,但凡為了其他目的去讀書就不是真正的讀書做學問。幸好大表嫂來給他澆了一盆水,似乎讓寧聲濤狂熱的讀書崇拜受到了一點點影響,或者就是引起了他的新的一種思考。
“我才懶得想呢,我們不如去山上耍吧。我來的時候看到院子旁邊有一條路是向山上去的。”
“是嗎?”寧聲濤去年來過一次,今年又來了大姨的半山院子,可是每次來的時候都沒有注意到年涵嬌的這個情況,也壓根兒沒想過要到山上去看看。也許他真的是被讀書矇蔽了心智,對其他事情都不在意了。
“是啊。就在我們進來的大門旁邊那個壩子過去一點。走吧,我想去山上看日落!”
最近地方電視臺播放了改編自瓊瑤的電視劇《幾度夕陽紅》,這是一部1986年在臺灣首播一起巨大反響的瓊瑤劇。電視劇不但讓秦漢進一步走進大陸觀眾的視野中,收穫無數劇迷,而且讓劉雪華也開始被觀眾認識,更是作品風靡兩代饒瓊瑤第一次開始羚視劇的改編和製作。從此之後,八十年代、九十年代、零零年代《煙雨濛濛》、《庭院深深》、《在水一方》、《海鷗飛處彩雲飛》、《婉君》、《青青河邊草》、《梅花三弄》、《一簾幽夢》、《還珠格格》、《情深深雨濛濛》逐漸走進華語影視圈眾多觀眾的生活之中,不斷開拓並留存著一代又一代饒情思。
就因為《幾句夕陽紅》的熱播,大家流行:“走,看青山依舊夕陽幾度去!”
(本章完)
喜歡時代的靈魂請大家收藏:()時代的靈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