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其它小說 > 時代的靈魂 > 第19章 不談政治

第19章 不談政治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俗人首富 只想退休的我被迫成了大將 閃婚老公竟是豪門繼承人 爸爸快來抓鬼 玲瓏神妃 絕品相師 妖孽邪妃傾天下 盛世紅妝:世子請接嫁 網遊之絕強領主 快穿系統攻略 清風如有韻(出書版) 人界使徒 獸血夫君:疼妻法則 網遊之荒古時代 火影之有一個九班 醫毒雙絕:殘王獨寵廢材妃 尋找前世之旅之浮生若夢 折玉 喂!看箭! 穿成影帝的小辣妻

“就是啊,你們家的四個孩子都不錯,無論在事業上還是學識上都是輩們的學習榜樣。濤,回去以後要跟表哥們多聯絡,多寫信。有什麼不懂的就向表哥們請教,知道嗎?”見到寧聲濤點頭後,包桂蘭接著“哥哥家的幾個孩子呢,哎,都沒讀大學,而且也都不是做學問的人。老二海娃子本來高考只差一分,都不願意復讀,直接跑去新疆跟著學人開礦去了。老五喜歡舞槍弄棒,要是革命年代,不定還可以有個很好的前途,現在這時代,還是知識多點更有出路。”

“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都告訴我們,只有真正的知識分子掌握著社會發展的鑰匙。古代講究‘學而優則仕’,只有學問好的人才有機會當官,當的雖然是皇家的官,但也算是掌握了權力,掌控著社會發展的重要條件。”寧原基也發表了自己的意見。

“其實,古代社會還有兩種缺官。一種是憑藉武力能夠為皇帝征伐疆場,征服擴張或者保護自己的地盤的軍人。這類人往往只要生神力或者後武學造詣優於普通人,在關鍵時刻就能夠冒出頭來。從后羿開始,其後陸續出現戰國四大名將李牧、廉頗、白起、王翦等人,漢朝抗擊匈奴的衛青、霍去病、竇固、竇憲,三國時的那些關羽、張飛等名將,晉朝時淝水之戰的謝玄、北伐的祖逖和桓溫之流,唐朝名將李靖、蘇定方、李積、郭子儀等,宋朝的狄青、曹彬、岳飛、韓世忠、文祥等,明朝的常遇春、徐達、戚繼光,清朝的李鴻章、左宗棠、曾國藩、施琅、年羹堯等。還有一種是買官,也就是捐班出身的官員。”寧聲濤一聽到大表哥陳哲維話,就有一種聽課的感覺。

“捐班出身就是科舉之外的入仕途徑,科舉入誓叫做科班出身,捐班就是把錢拿出來給政府支援財政,按照不同的價錢買個官來做。對於財政吃緊的時候的政府可以透過捐班來彌補財政不足,解決河工和軍費等重大支出,其他朝代主要在朝代快要結束的時候才會出現賣官鬻爵的情況,只有清朝例外,在康乾盛世的時候都流行捐班,民國時候也可以花錢買官買委任狀。”陳哲維繼續看著寧聲濤,似乎就是解釋給寧聲濤聽的。

“其實買官也沒什麼不同,科班出身就是學而優的人進入統治階級,當了皇帝家族的走狗,捐班出身也可算是商而優的人進入統治階級,幫助統治階級維持統治的秩序。西方的政治就是金錢的政治,都是在各行各業尤其是在經濟上擁有了成功的經驗掌握了大量的金錢的人玩的政治。這些人透過剝削無產階級勞動者的剩餘價值發家致富,接著就進入政治系統,繼續鞏固和維護自己的經濟利益和社會地位,同時客觀上也會推動國家發展,帶動社會民眾進入富裕生活。”當四表哥陳哲洋出哲洋的話的時候,寧聲濤驚訝不已,完全感覺不到陳哲洋也能出這些本來應該是陳哲維出來的話。

寧聲濤心想,當真是人不可貌相,這個四表哥一副五大三粗的樣子,是名牌大學畢業,但在大學裡也是學的農業方面的知識,工作也是在農村裡和農民打交道,怎麼也看不出一點知識分子的樣子來,可名牌大學就是名牌大學,大學生就是大學生,確實還是有著不同於其他饒學識和獨特見解。

“不論是捐班出身還是科班出身,那個時代都是從統治階級到統治階級,只有少量的從貧民、農民、奴隸階級能夠進入科舉考場的。知識不是大眾的,是少數統治階級的專利,絕大多數舉人、進士都不可能來自真正的勞動人民。那個時代可能全下認識字的人都只是少數,貼張佈告,圍著一群人看,也只有一兩個是學了字讀了書能夠看懂的。更多的人只能去看畫像,然後圍著聽別人來這個佈告寫的什麼,是什麼意思,是要公告下什麼大事還是要通緝追捕某江洋大盜、叛亂分子。”寧原基也被勾起了話頭,大家興致勃勃的談論,其實也都是主要以寧聲濤為物件,他的年齡既又求知慾旺盛。

“姨父的就是點子上了,現在的社會,知識是屬於大眾的,只要願意都可以接受教育,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力,國家一定要創造條件讓所有願意學習願意讀書的人讀書學習。那種知識專屬於統治階級,再用知識來愚民的時代已經成為歷史的塵埃。其實改革開放看起來是對原有制度的一些調整和變革,在實質上基本就算一種新的革命了。改革開放之前是一種承前啟後的緩衝,為改革開放打好基礎,也像是一種偉大的嘗試,畢竟我們國家歷史悠久、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社會處於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時間很長,用馬克思主義來革命來發展社會主義,照搬照抄肯定不行,革命戰爭年代不行,新中國成立之後也不校只有按照現在的把馬克思主義原理和中國國情結合起來,才行得通。”

寧聲濤聽著陳哲維的長篇大論,似懂非懂,畢竟他才開始學習歷史,自學了很多古代史,尤其是戰爭史和名將史,對於歷史制度還很不入門。聽起來很有意思,可懂的的意思確實不多。什麼知識是大眾的,什麼新的革命,他都有點糊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大哥的這個意思其實也就是黨和政府的意思。建國後,我們最初嘗試照搬照抄蘇聯的經驗,後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卻又受到這個老師的掣肘,不讓我們真正走上獨立自強的道路,總想把我們控制在他們的跟班弟的地位。離開蘇聯經驗,斷絕了蘇聯的援助,我們只能自己摸著石頭過河。現在改革開放是摸著石頭過河,其實六七十年代又何嘗不是?之前摸著石頭過河把自己的國情把世界的局勢把經濟發展的規律都摸了個遍,時機成熟了,那自然而然的會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陳哲洋也開啟了話匣子。

“還是不要談論政治啊,忘記了教訓嗎?”大姨指責著老四。

“不談政治是以前的事情,現在政治走向開明,公民的政治權利得到了制度、法律和物質的保障了。不是談虎色變的時候了,你們也不要那麼擔心嘛。”陳哲洋解釋。

“談論政治也有正論和歪論、邪論的區別。不是胡襖、危言聳聽、以訛傳訛、攻擊黨政談談政治也還可以的吧。民族的民眾意識、政治意識都在進步,國家絕對不會反對人們的支援、理解和擁護的言論嘛,就算是合法的監督權利也是受到保護的。目的就是進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讓民眾在黨的領導下在政府的決策和執行下把力量團結起來,凝聚起來,集中民眾的智慧和力量,堅定民眾和決心的態度那我們做任何事情就一定能無往不利。”陳哲維幫著解釋。

“還是不這些國家大事了,剛剛才經歷過那麼一場大風雨,眼見著彩虹出來,還去想什麼風雨帶來的影響。”姨父也發言了。

寧聲濤不是很聽得明白大人們在什麼,但卻特別愛聽,眼珠不停的轉動,腦筋也告訴運轉,像吸塵器一樣把聽來的話一咕嚕的先吸收進來歸入“暫時不分類”的一檔。

和寧聲濤不一樣的是大表哥的兒子陳乾宇、四表哥的兒子陳善豐則津津有味的吃著飯,完全不管大人們在什麼,既沒有興趣,也完全不在意。

大表哥的兒子比寧聲濤還大五歲,現在已經是初中生,可他完全沒有繼承父親的那種遺傳細胞,對書本根本沒有多大興趣,反而是對各種電器各種手工興趣濃厚,年紀就能夠修理很多東西。他的發展似乎就是對父親最大的一種“變異”,父親既然是個愛書好書的書呆子,自己就引以為戒,轉而著重培養和增強了自己的動手實踐能力,將理論完全丟在一邊。

四表哥的兒子比寧聲濤兩歲,還是學生,開學就是學二年級的學生了。最讓四表哥不高心就是,陳善豐這子也不是個讀書的料子,看到書腦仁都疼。整個學一年級都讓父母為他煩惱,多次請家長。作為不大不的一個鎮黨高官,面子都被豐丟盡了。母親衛紅和姨包桂蘭聊的時候就總是:“要怎樣才能讓豐這個貪玩的子喜歡讀書喜歡學習嘛?你看你們寧聲濤,怎麼就那麼愛學習愛看書啊。我們豐要是有聲濤的一半或者半興趣去看書,都簡直讓我們驕傲了。哪怕他考試得時候就算不是上流,至少也不要總是在倒數幾名上賴著不走啊。”

衛紅也是大學生,在縣委組織部工作,起來也有行政級別了,算得上副科級幹部,因此不論是父親還是母親去學校開家長會,都覺得沒面子。

衛紅對姨一家也很好,在寧聲濤在縣城的半個月裡,多次來到自己婆婆家陪伴姨,也曾多次提出怎樣培養孩子讀書的問題。大人們甚至希望讓寧聲濤以朋友的身份與陳善豐多在一起耍耍,讓寧聲濤影響一下自己這個兩歲的侄兒。可是,就算兩個男孩在一起耍著遊戲,大人們一不在的時候,很快兩人就會分道揚鑣,各幹各的。陳善豐出去找自己的夥伴玩耍去了,上山下河的,留下寧聲濤一個人在屋子裡看書。

(本章完)

喜歡時代的靈魂請大家收藏:()時代的靈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 遇見世界和你 紅樓女夫子 一念凡塵 百世化仙 我成了他的硃砂痣之後 南邑王妃從軍記 陳平林青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