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我們攝影社的社長跟我一樣慘,就是趙逍,你知道他吧?他拿到了京都大學和北海道大學的offer,他最想去的學校其實是東大,但offer遲遲沒等到,聽說應該是沒戲了,雖然京都大學也挺好的,但畢竟不是夢校嘛,還是有點可惜。”女生又說。
心裡像被針紮了一下,姜夢真不由得想,趙逍會很難過嗎?
國際班的學生確定被錄取後,一般就不再來學校上課了,只需要畢業的時候來領畢業證就可以。從那之後,姜夢真沒有在學校裡再見過趙逍。
有次刷到趙逍的賬號,看到他拍攝的潛水照片,定位在三亞,還有一次是跳傘的照片,地點則是在國外。
趙逍的這個賬號成了他看世界的一扇窗。那時他還沒有想過以後會去日本,日本離他太遠了。
姜夢真的高中生活主要由疲憊、睏倦與幻想組成,分為正反兩面。反面是永遠缺失的睡眠、一團亂麻的專業課與文化課、貧窮與焦慮;正面是打了一層柔光濾鏡的夢境,爸爸還在的時候、理想的學校、光明的未來以及離他很近的趙逍。
高三最後的沖刺文化課階段,姜夢真每天淩晨四五點鐘起床,晚上十點多才回到家。
記得小時候趕海,也是淩晨就要起床。年幼的姜夢真小心翼翼地踩在濕滑的沙灘上,拿著小桶跟在爸爸媽媽身後撿東西。
他還跟爸爸出海打過漁。
租來的舊漁船配了一個發動機,船艙上盤著厚厚的漁網。
漁船發動機的嗡鳴與前往市區的第一趟輪渡的汽笛聲一齊飛到他的耳朵裡。
姜夢真看過很多場日出。
夜空遼闊,像一塊巨大的墨布覆蓋在海面上,時間不知不覺溜走,最亮的那顆金星逐漸看不見了,遠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魚肚白。
天亮了,也到了返航的時候。船漸漸靠岸,世界在明亮的光暈裡倒退。
淩晨的道路上車輛和行人都很少。上學途中,姜夢真偶爾會想象趙逍踩著滑板在空無一人的海邊公路上滑行的樣子。
身體搖搖晃晃,風翻動著他的衣襟,吹亂他烏黑的發尾……
通往未來的道路是炎熱夏天裡的一場長途跋涉,每當想到趙逍心頭就像掠過一陣熟悉的海風,清涼的,平淡的,情緒沒有出現劇烈的起伏,腦子裡也沒有什麼複雜的想法。
心彷彿海水那樣清澈。
高考結束後,同班的那個女生約姜夢真出來,在一家甜品店見面。他以為女生是要和他討論考試題目或者填報志願相關的事情,但女生把他叫出來,是為了表白。
姜夢真拒絕了她,後來就和她斷了聯系。
女生問姜夢真以後還能做朋友嗎,他的回答是對不起。
她是姜夢真在學校裡為數不多的朋友,同為音樂生,有比其他人更多的共同話題。
可是得知了女生的心意,他就不能繼續心安理得地和對方做朋友了,無法回應對方的情感會讓他感覺到愧疚。
女生在班裡人緣好,朋友很多,對誰都熱情大方,他的確沒有察覺到女生對待他與對待別人有什麼不同,或許是她掩飾得太好。
就像也沒有人知道他喜歡過誰。
【作者有話說】
“只是一想到你,世界在明亮的光暈裡倒退”出自餘秀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