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專業課程排布並不密集,一週裡有很多空閑時間。
趙逍想了想,回他:
【行,我下週要出海,回來之後再說吧。】
不是他故意拿喬,只是時間確實不湊巧,這也沒辦法。
研究所有自己的科考船,定期進行出海作業。這次出海主要是為了帶學生做實踐,為期兩天,趙逍是這次的科研領隊,負責指導學生,回來之後還要批改他們提交上來的實踐報告,另外他還有自己的研究要做,估計有的忙。
他們這次主要採集的是最常見的藻類樣本。乘船到第一個海藻取樣點有三個多小時的海程,船上的手機訊號時有時無,失去與外界的聯系,路途因此變得格外漫長,由另一位帶隊的研究員先給學生進行安全培訓並講解實踐方案。
船艙裡空間密閉,再加上海況有些顛簸,有人出現了暈船的症狀,同伴慌忙找趙逍求助。
趙逍有著相當豐富的出海經驗,什麼糟糕的情況都遇到過,處理這種事情已經十分得心應手。他有條不紊地從醫藥箱裡拿出緩解暈船的應急藥物,把暈船的學生帶到船艙中部搖晃幅度較小的地方,又陪他待了會兒,安撫他的情緒,見他臉色逐漸緩和下來才放心。
航行裡程過半,暮色將至,到了晚餐時間。科考船的餐廳已經開放,各種肉類海鮮、水果蔬菜一應俱全,還有冰淇淋和零食供應,學生們一窩蜂似的湧入一樓餐廳。
趙逍獨自來到船尾的甲板吹海風。
天空與大海都無邊無垠,向遠處眺望可以望到很遠的地方。
海面上波光粼粼,夕陽漸漸沉入海裡,薄雲與天空被染成赤金色,是在陸地上難以捕捉到的壯麗景象。
“前輩。”身後有學生走過來,她禮貌地和趙逍打招呼,“你也來看日落嗎?”
趙逍朝她笑了笑:“對啊。”
兩人都沒再說話,安安靜靜地看這場日落。
吃完飯,學生們陸續走出船艙放風,船尾的甲板上逐漸聚集起更多的人。
“哇!太漂亮了!”也許只有第一次出海的人才會感到如此新奇,大家紛紛舉起手機拍照錄影片。
趙逍悄悄從甲板上離開了。
他是一個不需要和世界産生太多連線的人,必要時可以輕松融入集體,但相比之下,他更喜歡獨處。
科考船在夕陽完全沉入海裡時靠岸。當天晚上一行人住在一座人工養殖海藻的島上,來這座島實踐、考察的團隊有很多,這裡有專門為他們提供的住所。
第二天一早便開始來到取樣點實地採集樣本,學生們帶著大大小小的取樣瓶和檢測儀器進行取樣工作。
趙逍先給他們做示範,用繩子把取樣瓶放進水面下0.5米處採集藻類樣本以及海水樣本。人工養殖的藻類比較容易採集,操作簡單,學生們上手之後,一個多小時便全部完成了取樣返回船艙,來到檢驗室進行實驗分析。
檢驗室裡有各種實驗裝置,由另一位領隊教他們在實驗臺上如何處理樣本以及檢測資料,需要檢測海水的溫度、鹽度,藻類中的溶解氧含量和綠素等等,最後再把資料填寫到取樣記錄表上。
分析樣本的過程就相對要繁瑣很多,從中午一直忙到傍晚,中間幾乎沒休息過。
實驗全部完成後,趙逍負責收尾工作,清理實驗臺,檢查儀器裝置,又安排了兩個學生一起幫忙把樣本處理幹淨。
這些藻類樣本是供第一次出海的學生練習實踐的,沒有太多研究價值,記錄過資料就會被統一處理丟掉。
“前輩……”其中一個學生猶猶豫豫地開口,“可以給我一個空的取樣瓶嗎?”
“嗯?”趙逍看了她一眼,“是你啊。”認出了她是上次在甲板看日落的那個女生。
“你要多大的?”
“最小的就可以。”
趙逍看著她把自己採集的樣本用小小的取樣瓶裝了起來,放進揹包裡,疑惑道:“裝這個幹什麼?”
“第一次出海,”女生有些靦腆地笑,“留個紀念嘛。”
這有什麼好紀唸的……趙逍看著玻璃試劑瓶裡的深綠色海藻陷入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