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
無雙大蛇同人,奇妙友情組,曹丕穿越日本戰國遇到石田三成……是否能改變三成的結局?邪門的跨時空邪門拉郎,考據稀爛,雖說是無雙大蛇同人,但寫到這裡已經變成各種縫合怪了……
毛利秀元毛利元就的四兒子穗井田元清之子)從未親眼目睹過爺爺毛利元就的三失之訓。他在毛利兩川的年代長大,見證了父親與伯伯們如何兄弟齊心,維護爺爺留下的基業,輔佐自己的堂兄——毛利輝元,為了家族的利益而努力。
注:毛利兩川是指吉川元春和小早川隆景。毛利元就的二兒子元春和三兒子隆景分別過繼給了吉川家和小早川家,然後共同輔佐毛利元就的嫡孫,毛利輝元。)
雖然並沒有見過自己的爺爺,但從促成毛利兩川的隆景伯伯身上,他已經看到了元就爺爺是個多麼了不起的人。
在這個亂世中,為了爭權奪利,兄弟鬩牆比比皆是,而毛利家之所以能立足到現在,並且發展壯大,正是因為家中兄弟一心。縱然兩位伯伯都是曠世奇才,卻心甘情願輔佐相對平庸的大伯,以及自己那位比他們小一輩分的堂兄,而並試圖去非取而代之。這在外人看來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
隆景伯伯是一位識大體,顧大局的人。自本能寺以來的一系列劇變中,毛利家的領地得以保全,皆是隆景伯伯斡旋的結果。
文祿3年1594年),由於40歲的輝元膝下無子,太閣有意將自己的養子秀俊後來的秀秋)作為養子過繼給毛利家繼承家督。為了保住毛利家本家的血統,隆景伯父向太閣進言,將秀俊過繼給同樣膝下無子的自己,繼承小早川家……而輝元則收與自己同輩,卻年幼許多的秀元做養子繼承毛利家。
為了保全本家的毛利血脈,這一舉動無異於將隆景苦心經營一生的小早川家的基業交給外姓。
但隆景伯伯卻告訴他,不論是吉川家,小早川家,還是穗井田家,既是毛利家的羽翼,亦是依託於毛利本家的繁榮興盛才得以延續。無論何時都要以本家為重。
文祿4年1595年),輝元之子毛利秀就出生,秀元不再是毛利本家的家督繼承人,轉而成為獨立大名。他並未因此有所怨言,因為毛利家的男兒向來分得清家族繁榮與個人利益孰輕孰重。自那以後,他決定像隆景伯伯輔佐輝元一樣,用心輔佐年幼的秀就。
整個家族的存續永遠在個人的得失之上,這是上一輩人貫徹了一生的信念。
然而到了自己這一輩,這份信念卻沒能被貫徹下去。
當三枚箭矢被綁在一起,無人能輕易折斷。但是……若三枚箭矢分開,便能輕易被個個擊破。
宇喜多秀家的軍令和吉川廣家通敵的證據被大谷刑部的忍者送到眼前的時候,毛利秀元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吉川廣家身為毛利家的一大支柱,竟協同幾位譜代重臣,暗通德川家……
雖然信裡說什麼是為了保全毛利的領土……
然而……德川可是家主輝元已經明確宣戰的物件。若是西軍敗了,身為名義上西軍領袖的輝元尚可全身而退,德川內府又如何令天下臣服?
明知這些,還是選擇暗通內府的吉川廣家,當真是為了毛利嗎?
這當真……不是在賣主求榮嗎?!
他這封極盡阿諛之詞的通敵信,究竟代表的是毛利家……還是吉川家?!
秀元心中早已有了答案。
“元就公的三矢之訓你難道忘了嗎?若是吉川元春尚在人世,絕不會做出如此……棄家族的利益於不顧,只求茍全自己的蠢事!你自以為犧牲本家利益保全自己的行為,比透過自我犧牲保全本家的隆景要高明,但本質上卻不過是一個為了攀附德川內府不惜出賣本家的蠢貨罷了!”
“明明是個一條腿已經踏入陰曹地府的家夥,為什麼不乖乖閉嘴呢?不如由我送你一程吧!”
那個通敵的家夥舉著刀就要朝大谷刑部劈下去……而大谷刑部也下意識地抽出了那把,他原本準備用來在敗軍之時給自己切腹的短刀,試圖用那風中殘燭般的身軀做出最後的反擊。
“住手!“
目睹這一幕的毛利秀元下意識地大喝一聲,聽見他的聲音時,吉川廣家的後背似乎顫抖了一下。
一切都發生在剎那間。
或許是受到了秀元的影響,本應落下的刀刃也在半空遲疑了片刻……
然而吉川廣家卻再清楚不過……自己並沒有在猶豫。
只要在這裡殺了大谷刑部,毛利家除了夥同德川就不會再有別的選擇了。
但他的刀不知為何沒能劈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