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長安風雲
太史慈並沒有在洛陽過多的停留,將萬年公主劉妍留在了洛陽休整,其就帶著親衛,前往了潼關。
而這個時候,負責守衛潼關的白虎衛大軍,已經集結待命了!
“主公,李催、郭汜有合流的跡象,我等大軍是否立刻出發?”徐榮帶著些許的擔憂,問道。
聽到徐榮的詢問,太史慈笑了一聲,說道:“我們此次,行的乃是堂堂正正之師,是為了告訴天下人。我們此戰,是為了迎接陛下!”
按照之前的太史慈計劃,白虎衛偷偷摸摸,半夜殺進長安,將劉協救出來,就完事了。
但是,郭嘉的書信,還是讓他知道,陰謀詭計,終究不是長久之事!
特別是,他現在已經是五州之主。
若是,他這個五州之主,都靠著陰謀詭計獲勝。
那麼,其他勢力,是否會效仿?
潼關城牆之上,豎起了太史慈的大纛。
長安城中,郭汜、李催等西涼將領,自然就收到了訊息。
郭汜、李催二人,雖然強壓著手底下的怒火,坐在了一起,但各自的部下,並沒有給彼此什麼好眼色!
郭汜看了一眼,怒目相視的兩方人馬,不由得拍案而起,喝道:“都夠了,那太史小兒,如今都快打到長安城下了,你們還在這裡怒目相視?都不想活了是吧?不用太史慈前來,今天本大將軍就可以砍了你們!”
聽到郭汜的話,李催之侄李利不由得一樂,說道:“郭大將軍,好大的威風,看樣子殺了我堂弟李進不夠,是想將我等一起,全部殺個一乾二淨呀!”
“你!”
聽到李利的嘲諷,郭汜一甩衣袖,說道:“你一個黃口小兒,知道些什麼?那太史慈兵強馬壯,若我等不能做到彼此信任,如何能夠守住長安?”
郭汜的話,讓李利不由得哈哈大笑,指著郭汜說道:“這長安是你郭大將軍的地盤,跟我們有何關係?你要記得,是你郭大將軍求著我們相助,求人就要有個求人的態度?”
見李利沒完沒了,郭汜腰中三尺劍都忍不住拔出一半。
而他這個舉動,頓時就讓李催麾下將領,紛紛拔劍相對!
李催見此,這才放下手中的酒杯,說道:“夠了,一個個沒大沒小的,怎麼跟你們郭叔叔說話的呢?”
不痛不癢的訓斥了一番自家子侄,李催站了起來,按著腰中腰帶,走到了大殿中間,說道:“俗話說,蛇無頭不行,太史慈非一般對手,那徐榮的白虎衛,也就久戰的精銳。我等西涼軍若想破敵,自然需要選擇盟主才是!”
藉此良機,獲得西涼大軍的主導之權,自然是李催此行進入長安的目的所在。
如今李催勢大,坐擁雄兵五萬。
若是沒有這股勢力相助,恐怕根本就沒有辦法抵抗住太史慈的進攻。
而這個時候,漢獻帝劉協正在跟伏完、董承商議。
劉協一臉興奮之色,鼓掌說道:“姐夫領大軍西來,定能夠擊潰郭汜、李催之流!到時候,我們就可以不用過這種膽戰心驚的日子了!”
看到劉協如此興奮,伏完、董承二人對視一眼,眼神當中,都潛藏著些許的擔憂之色。
劉協本就聰慧絕頂,如何看不懂二人的臉色!
坐下之後,笑著說道:“我知道你們二人擔心什麼,但是其畢竟是我的姐夫,再怎麼樣,我的下場也會比在郭汜、李催二人手中要強!”
伏、董二人走後,劉協獨自一人站在了視窗,望著窗外的景色。
有些話,劉協並沒有說出口。
其實,他真的無意這虛假的帝位。
只是,大漢四百年江山社稷,豈是那麼好捨棄的事情!
皇后伏壽見到劉協愁眉不展,連忙走了過來,屈身一禮道:“陛下,何事如此憂愁?”
見是伏壽,劉協展顏一笑,說道:“皇后卻是來遲了,國丈剛剛離開了!”
伏壽搖頭一笑,說道:“妾身雖然跟父親大人許久沒見,也很是想念,但更想知道陛下因何事憂愁?”
劉協並沒有直接回答她,而是問道:“皇后,你說若是有一天,寡人不想當這個皇帝了,你可願跟隨寡人退居田園。我們夫妻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