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收降超過七萬,大多都是老弱婦孺。
此戰過後,北海算是方定。
然而,太史慈並沒有就此放手,而是廣發書信,通傳整個青州,廣邀請各地豪強,共聚北海。
北海城外,鎮北軍大寨。
郭嘉拉著一個人,說說笑笑地走了進來,說道:“主公,屬下給你介紹一位大才,其乃是光武嫡派子孫,淮南成德人,姓劉,名曄,字子陽。”
太史慈聞言,放下手中文書,不由得站了起來,拱手說道:“慈見過子陽兄!”
劉曄避開之後,朝太史慈行了一禮,拜道:“曄拜見駙馬爺!”
太史慈哈哈大笑著上前,扶起他說道:“子陽能夠前來吾軍中效力,實乃太史慈之福分也!”
眾人落在之後,劉曄拱手說道:“聽奉孝所言,駙馬爺手中,有先帝遺詔。劉曄斗膽,還請一觀!”
太史慈聞言一愣,復點了點頭,將詔書拿了出來,遞給劉曄道:“此乃張讓命人轉交給我,為了這份詔書,冀州死傷三百餘人,絕無虛假!”
劉曄沒有搭理太史慈,而是仔細察看之後,說道:“我劉氏子弟,自然有辨別詔書真假的方法。此詔書確認無誤,劉曄願聽從大將軍調遣!”
太史慈聞言大喜,說道:“有子陽相助,何愁亂賊不滅,漢室不興!我有意調審配來青州任職,不知子陽是否有意屈就一個議曹從事?”
劉曄聞言,站了起來,走到正中央,拱手說道:“素聞駙馬爺素有賢明,冀州百姓無不稱讚,曄敢不效命!”
說完,劉曄聊衣跪倒在地,叩首道:“劉曄拜見主公!”
太史慈繞開書案,走到劉曄跟前,將其扶起,說道:“君能千里來投,實乃我之幸事!”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劉曄說道:“屬下有二賢才,想薦於主公帳下!”
太史慈聞言,大喜,說道:“何許人也,快快說來!”
劉曄放下筷子,說道:“其一,乃是山陽昌邑人,姓滿,名寵,字伯寧;其二,是武城人,姓呂,名虔,字子恪。”
太史慈聞言,大喜,說道:“還請子陽寫好書信,我當遣親信之人,前往聘之!”
隨著地盤的不斷擴大,太史慈迫切地需要更多的優秀人才。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不管是冀州學院也好,太史族學也罷,短期內都無法滿足其需要。
而劉曄的到來,讓太史慈看到了另外一種路子,舉薦似乎並不是不可取的事情。
當太史慈迎來劉曄的時候,此刻還在東郡任太守的曹操,也迎來了人生當中最重要的一個謀士。
乃潁川潁陰人,姓荀,名彧,字文若,荀緄之子也!
荀彧說實話,他很佩服太史慈。
昔日在城門口一別,他也幻想著自己能夠投入其麾下,追隨他南征北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