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衣校尉張虎感覺自己很倒黴,好不容易跟黃忠相距不到千米。
打馬狂奔,要不了片刻工夫就可以到黃忠跟前。
可是,當他看到華雄被殺,準備以幫華雄報仇的名義,直衝黃忠而去的時候,卻被西涼將軍趙岑給攔住了去路。
如果不是實在打不過,他說不定,就會好好教他做人。
搖了搖頭,他進入到趙岑的房間,拱手道:“屬下張虎,拜見趙將軍。”
趙岑示意其免禮,說道:“西涼全軍,我看你小子最是忠義,今叫你來此,是有新的任命文書,交給你!”
張虎疑惑地接過來一看,詫異道:“將軍要晉升我為都尉?”
這個任命,對於張虎現在的身份來說,那絕對是妥妥的一步登天。
趙岑點了點頭,說道:“你的情況,本將軍已經上報給了太師。
這是太師親自批准的,你之麾下,已經從西園八部當中抽調,希望汝你能夠再接再厲,為太師再立新功!”
張虎似乎有點明白了,自己似乎被董卓當成了典型了。無奈只能暗暗苦笑一聲,應了下來!
翌日。
天剛剛亮,袁紹就命令擂鼓聚將。
這個舉動,讓帶著眾將巡視大軍晨練的太史慈都稍微有點差異。
太史慈想了想,說道:“黃忠將軍,你帶領大軍繼續,我前去看看。”
親衛牽來追雲馬,太史慈翻身上馬,帶著典韋等二十餘名親衛,直奔中軍大營而去。
如果太史慈沒有記錯,這是袁紹第一次這麼早就聚將議事。
來到帥帳外,太史慈將韁繩扔給親衛,進入到帥帳之中,看到了坐在主位一臉憔悴的袁本初。
太史慈連忙拱手拜道:“太史慈見過盟主!”
袁紹聽到聲音,這才抬起了頭,朝其微微點了點頭,說道:“子義來了,先入座吧!”
太史慈點了點頭,坐在右手第一個椅子上面。
其除了駙馬這個身份,還是東萊侯,更是冀州牧,鎮北大將軍,又是聯軍副盟主,自然除了袁紹,就以他為尊。
太史慈落座之後,看了看袁紹的神色,寬慰道:“盟主還請節哀順變,人死不能復生,我等還是想想該如何復仇才是!”
大漢可不講究什麼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從大漢立國開始,那都是君子報仇,從早到晚!
袁紹聞言,微微點了點頭,說道:“多謝子義兄,此戰,還得子義兄多多出力才是!”
兩個人說話的功夫,曹操、孫堅、劉岱、公孫瓚等人相繼到來!
三通鼓罷,各路諸侯紛紛到齊,袁紹這才說道:“今董卓屯兵虎牢,諸位可有良策破敵?”
曹操這個時候,出列拱手說道:“盟主,我聯軍足有十八路,董卓雖然卡在我軍中路,只要我等分兵把守,當可無憂!”
大軍坐鎮在虎牢關外,就是為了防備虎牢守軍從後方偷襲攻擊汜水關的聯軍。
如今,董卓親自,自然要分配重兵,將其堵在關內。
對於曹操的計策,眾人紛紛點頭,袁紹也同樣認同地說道:“那不知道那幾位將軍,願意前往?”
聽到袁紹的詢問,即有王匡、喬瑁、鮑信、袁遺、孔融、張楊、陶謙、公孫瓚八路諸侯站了起來,紛紛表示願意前往。
太史慈也想去會會號稱天下第一猛將的呂布呂奉先,然而,他站起來之後,卻被袁紹攔住道:“子義兄,你手下乃是聯軍當中第一雄兵,這攻破汜水的重任,還是需要你來才行!”
其後,孫堅、劉岱站了起來,拱手說道:“盟主,我等願意助副盟主一臂之力!”
袁紹聞言,微微點了點頭,說道:“也好!”
太史慈見此,沒能會一會呂布,還是感覺到稍微有點遺憾,但也並沒有說什麼!
似乎,他忘記了,那劉備如此在劉岱帳下。而劉岱又跟著太史慈前往了汜水,天地間,那還有什麼三英戰呂布?
既然分配了任務,太史慈立刻回營點兵,五萬五千大軍,全部開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