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趙雲拖住的叛軍,一時間陷入到了前後夾擊的危險地步。見戰況危急,韓遂問左右道:“可看見閻行將軍,閻將軍何在?”
身旁眾將彼此對視一眼,均搖頭表示沒有看到。閻行麾下,那時韓遂所有精銳所在,只要他們不失,他的地位就不會動搖。
見眾將都沒有看到閻行,韓遂立刻對手下親兵說道:“汝等立刻派人去找,剩下的諸將,立刻收攏部下,聽吾號令!”
“諾!”眾將答應了一聲,各自收攏部下。
張遼跟閻行交戰三十餘回合,就知道自己大意,挑選了一個難纏的對手。東漢末年,是英雄輩出的年代,單憑武力,張遼在三國末年,那都是十幾名開外的存在。
身後不遠,太史慈見此,一催戰馬,揮舞手中雙戟,殺了過去,一擊將沒有防備的閻行擊退,對張遼說道:“速戰速決,此將就交給吾了!”
太史慈催馬迎戰閻行,雙戟揮舞,眨眼工夫就攻出二十餘招,將閻行打的節節敗退,只有守成之功,無反擊之力。
“太史慈,汝安敢偷襲!”再次躲開太史慈的攻擊,閻行調轉馬頭,催動戰馬遠遠躲開,手中長矛指著太史慈呵斥道。
太史慈勒住戰馬,收戟取弓,從箭袋之中取出三支羽箭,沒有絲毫廢話的拉弓就射,三支羽箭以極其刁鑽的形態朝閻行直射而去。對面閻行見此,眼孔都不自覺地放大,慌忙躲避羽箭的攻擊。
而太史慈並沒有結束攻擊,三支羽箭之後,再次取出三支羽箭,瞄準閻行就射了出去。射完之後,收弓取出雙戟,一拍戰馬,就直衝閻行而去。
閻行手忙腳亂地將先後六支羽箭打落,等他好不容易在馬背上坐好,太史慈已經衝到了他的面前,寒光在眼前閃現,他連忙往後一躺,險之又險地避開了太史慈的右手戟。然而這個時候,太史慈的左手戟狠狠的往下一劈,一抹鮮紅的鮮血出現在了太史慈的眼前。
被太史慈一戟劈中的閻行,墜落馬下,被圍過來的輕兵給抓了起來!
此時的閻行,披頭散髮,很是狼狽,一手捂住傷口,對太史慈說道:“卑鄙小人,汝妄稱英雄!”
太史慈聞言,並沒有多說什麼,雙戟一揮,說道:“諸位將士,跟吾殺!”
說完,他拍馬直衝敵陣,喊殺聲再起。
典韋見此,不斷催動座下戰馬,喊道:“主公,汝等吾一下!”
等董卓的西涼鐵騎加入戰場,叛軍徹底打亂,潰敗十餘里,最後還是邊章帶領數萬叛軍接應,這才撤回到大營之中,五萬騎兵,活著回去的不足兩萬,算是大敗一場。
天色大亮,見無法一戰而下叛軍大營,張溫只好下令鳴金收兵。
各部撤回到大營之後,太史慈等領兵將軍聚集在帥帳之中,張溫拱手給太史慈、孫堅一禮,說道:“今日,多虧了兩位將軍,不然此戰必然兇險萬分!”
太史慈跟孫堅聞言,連忙回了一禮,口稱“不敢”!
眾人落座之後,張溫拱手朝洛陽方向一禮,說道:“天子庇佑,吾等此戰功成,吾必將如實記錄諸將之功,遣快馬上報洛陽。還望眾將士,不辭辛勞,再接再厲,徹底消滅叛軍才好!”
眾人聞言,皆是站了起來,拱手說道:“請司空放心,吾等必將再接再厲,誓破叛軍!”
張溫聞言大喜,說道:“叛軍損兵折將,勢力大減,正是吾等建功立業,封侯拜將之時!”
一番議論之後,諸將各自歸營。孫堅攔住太史慈去路,拱手一禮,說道:“此戰,文臺能夠立下微末之功,皆是因昨日駙馬的提醒。吾在此,謝過駙馬!”
“文臺將軍,萬不可如此!”太史慈上前一步,雙手拖住孫堅的手臂,說道:“吾跟將軍,也算是一見如故,能夠跟將軍共戰沙場,吾之幸也!”
兩人大有一見如故,行八拜之交的感覺!
依依惜別之後,太史慈回到自家大營,召集眾將說道:“此戰,吾等可有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