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拍馬上前,立於大軍陣前,舞動手中雙戟,說道:“大丈夫建功立業,就在此時,弟兄們,給吾殺!”
“殺!”
身後眾將聞言,齊聲高喊,揮舞著手中的兵器,越過床弩陣營,朝黃巾賊寇衝殺而去。
麾下眾將,以黃忠為首,大殺四方,萬夫莫敵!
太史慈見董卓軍後,黃巾軍鋪天蓋地、漫山遍野而來,更有一杆大旗,旗上書寫著“天公將軍”。
見此,太史慈喊道:“此定時張角親至,傳令床弩營給吾集中射殺!誅殺張角著,賞千金!”
床弩營收到將令,立刻調轉方向,瞄準了張角的“天公將軍”大旗,三輪共計三十柄床弩集中攻擊,讓大旗附近,倒了一大片,就連那杆上書“天公將軍”的大旗,也跟著一斷為二。
太史慈大喜,喊道:“驍勇營、虎步營隨吾擊殺張角!”
太史慈身後,早就磨刀霍霍的親衛兩營,共計千人聞言,頓時呼喊著緊跟在太史慈的戰馬身後,一往無前的殺入到黃巾軍中軍大隊。
“張角匹夫,東萊太史慈來也!”立於馬上,太史慈高聲呼喊,不斷地催促胯下戰馬,朝張角的位置衝殺而去。
而另外一方,劉備三兄弟也帶著麾下一千五百餘人趕到了戰場,跟著殺進了戰場。
被太史慈跟劉備兩路大軍一陣衝殺,張角大軍頓時潰亂而逃,敗走數十里方才重新穩固戰線,收攏大軍。
太史慈看了一眼從另外一個方向殺來的劉備三兄弟,微微拱了拱手,算是見過了!
眾人護送董卓歸營,帥帳之內,董卓端坐在帥案之後,說道:“今日多虧了諸位將軍相救,不知各位將軍如何稱呼?”
劉備這段時間,追亡逐北,走遍數州之地,但是寸功未立,自然急於表現,連忙上前說道:“回稟董中郎,吾乃中山靖王劉勝之後,漢景帝閣下玄孫,姓劉,名備,字玄德是也!”
董卓聞言,拱手問道:“原來是大漢宗親,不知道現居何職務?”
劉備一愣,羞愧地說道:“備現在還是白身!”
董卓聞言,頓感不悅,想想自己威震西涼,如今自己的西涼鐵騎不在身邊,竟然淪落到要靠區區白身相救。
想到這裡,董卓面無表情,甩手說道:“即是白身,汝就先下去吧!”
大漢宗親千千萬,沒有爵位官職在身,董卓也沒有了搭理的心情!
劉備見此,只好無奈地退出大帳。
且不說,帳外張飛聽聞董卓怠慢自家哥哥,欲要扭下董卓的頭顱給他哥哥賠罪。
大帳中,董卓趕走劉備之後,冷哼了一聲,沒有好氣地問太史慈道:“這位將軍又在何處任職?不會也是白身吧?”
太史慈微微一笑,拱手說道:“末將乃孔北海麾下,黃縣都尉太史子義,見過董中郎!”
董卓聞言,連忙站了起來,上前兩步拉住太史慈的手,說道:“原來是孔北海的屬下,難怪如此的英武不凡。將軍放心,本中郎一定上奏朝廷,為將軍今日協助本中郎大破黃巾賊請功!”
太史慈聞言,微微一禮,拱手道:“末將多謝董中郎,回去之後,吾一定跟孔北海,告知中郎高義!”
整個大漢朝的文官系統,董卓敬佩的也就區區幾人,蔡邕算一個,孔融這個孔子後裔,自然也算一個。
董卓此時,還是一員魁梧勇猛的大漢,跟影視裡面的肥頭大耳的形象嚴重不符!
大帳內,董卓跟太史慈把酒言歡,好不快活。
外面,張飛欲殺董卓後快,無奈劉備不允,三兄弟只好引大軍前去投奔朱雋。
董卓自敗了一陣,感覺手中兵力不夠順手,多是郡兵縣勇,缺乏訓練,故而想逃離這黃巾戰場,回涼州逍遙。
朝廷也見董卓久戰無功,敗多勝少,只好調了皇甫嵩前來對付張角。
再說張角,上次大戰,驚魂未定,加上年老體衰,很快就一病不起,等皇甫嵩帶領大軍前來,張角已經一命嗚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