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聞言,直起身子,說道:“子義接到線報,太平教徒有聚眾謀反之嫌,固派縣兵抓捕審問!”
“謀反?”袁環聞言大驚,再也顧及不了其他,站了起來,指著太史慈的鼻子,呵斥道:“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太平教眾皆是本本分分,救死扶傷,何來謀逆造反一說?”
太史慈一笑,手按腰中劍,上前一步,凝視著袁環,說道:“縣尊,本都尉聽聞,縣尊跟太平教徒交好,為太平教徒傳道提供助力。而太平教徒,為了報答縣尊,送了縣尊大量金銀財寶,可有此事?”
袁環嚇得跌坐在地,隨機大怒,指著太史慈說道:“太史都尉,汝好大的膽,竟敢汙衊上官,絲毫不將吾南陽袁氏放在眼裡。想吾袁氏一族,一生忠於大漢,四世三公,方有今日,豈容汝惡意汙衊!”
也許是被自己說感動了,袁環大怒之下,呵令兩班衙役,捉拿太史慈,以儆效尤!
袁環的咆哮聲,在縣衙之內不斷地響起,可是兩班衙役均是收過太史一族恩惠,比起太史一族十餘年活命之恩,南陽袁氏的名聲並不足道!
太史慈冷哼一聲,轉身望著大門口,對左右說道:“袁縣尊罔顧聖恩,勾結太平教,意圖謀逆,給吾先關起來,等候朝廷決議!”
“諾!”兩班衙役齊聲唱諾,一擁而上,將袁縣令抓入了大牢。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黃縣縣衙大小事務,已經交由主簿暫時管理,太史慈只是牢牢地抓住了軍權,並沒有過多地參與黃縣政務!
在太史慈的嚴厲要求下,整個黃縣進入到了戰時狀態,所有軍用物資被嚴加看管。四周城門,招兵的告示已經張貼完畢,黃縣為了應對黃巾起義,將再次招收一千名縣兵護衛黃縣的安危!
太史都尉府。
回到府中,太史慈立刻讓人找來了周倉,問道:“元福,吾母跟周姨可接回來了?”
周倉點了點頭,拱手說道:“主公放心,已經安置妥當!”
太史慈聞言,這才稍微放下心來,這段時間的風雲變化,他實在不放心母親留在太史莊。這次黃縣擴招一千名縣兵,太史慈已經傳信給黃忠,讓其挑選五百精幹力量前來入伍參軍。
步入後院,太史慈立刻去了母親的院子,見到母親之後,雙膝跪地,叩頭道:“孩兒拜見母親,母親福體安康!”
“吾兒快快請起!”太史夫人扶起太史慈,一臉笑意地看著他,說道:“兩年不見,吾兒更高了,身子骨也更壯了,老身看,可以成家立業了!”
大漢朝,成婚的年齡都,大多都是十三四五就早早地結婚生子,像太史慈這個年紀還沒有成婚的是少之又少!
太史慈的婚事,是老夫人心心念唸的事情,如今的她,一門心思就是想讓太史慈結婚生子。至於什麼功名馬上取之類的,她現在都沒有了想法!
攙扶著母親的手臂,沿著後宅的迴廊走著,一邊欣賞後宅中初開的花蕾,太史慈一邊笑著問道:“那不知道母親大人,喜歡何種兒媳?孩兒一定想盡一切辦法娶回來!”
太史夫人聞言,哈哈大笑,心情一下子就開心起來,說道:“傻孩子,是汝娶妻,只要汝滿意,為孃的只會替汝高興!”
聞聽母親所言,太史慈也是高興,笑著說道:“兒子文韜武略,一樣不差,外表內在,俱是極佳,說不定相中了兒子的大家閨秀,要從黃縣排到北海!”
“公子所言極是,就公子的樣貌品行,想找什麼樣的大家閨秀找不到!這也就是孔北海沒有女兒,不然也要爭著搶著,招公子為婿!”周夫人跟在太史夫人身後一步,此時也笑著幫腔道。
太史夫人聞言,更是大樂,良久這才說道:“吾兒雖有萬般好,但婚姻大事,也不可挑挑揀揀,過度追求完美才是!為娘聽聞,冀州甄家有女,長的是花容月貌,性格也是溫婉動人,吾兒可以使人留意一二!”
母親的話,讓太史慈想起了甄宓這個洛神般的女子,此時的她,恐怕還是剛剛學會走路,而母親說的女子,不是她大姐,就是她姑姑輩的吧!
喜歡三國之太史子義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太史子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