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過後, 外出歸來的人越來越多, 新年的氣氛也越加濃烈,街頭巷尾的炮仗聲接連不斷, 書院和私塾都下了學, 孩子們不懼冷, 馬車經過時, 四處能看到他們玩鬧的身影。
小年過後到除夕, 是各家鋪子最忙的時刻之一, 也是商行內忙碌的時間段, 拿貨的補貨的, 天沒亮開門, 一直要掌燈到天黑, 安芝回來之後也只休息了半日就去了八公路新開的梳齋,之前在徐家莊沒有添足的桃木料, 之後又進了一批,這幾日前來買珠串去寺廟祈福的不少, 安芝便又讓幾位師傅打了些平安牌, 提前送到廟裡去, 等到年三十過後, 初三四開始拿出來賣。
劉娘還在月子裡, 梳齋的事交給了幾個月前新招的掌櫃, 又多添了兩個人手才忙的過來。
安芝在梳齋呆了會兒後, 走出八公路, 天又開始下了小雪, 繞進了八公路上最大的醫館,想為劉娘買些補藥。
等了一會兒後都不見大夫出來替她配藥,安芝叫住了旁邊的夥計:“大夫呢?”她進來有一會兒了,也沒見別的客人。
“潘大夫和張大夫都還在忙,這位小姐,您可是哪裡不舒服?”夥計朝內屋那兒看了眼,賠笑,“要不您到這兒來坐會兒。”
“既然兩位大夫沒空就算了。”安芝起身,打算去西市那邊的醫館配藥,才起身,內屋那兒的幕子拉開了,走出來一個貴夫人,穿金戴銀的十分耀眼,身後跟著的兩個丫鬟手中已經抱了好幾個匣子,瞧著也不輕。
“潘大夫啊,要是再有上好的參進來,你也給我留著,派人送到薛府就行,不會虧了你。”薛三夫人捏著帕子,對醫館內這些藥味有些不喜,快走到了門口時才又道,“還有啊,那些個當歸啊,黃芪啊都要最好的,錢不是問題。”
“是是,三夫人放心,我們配好就給您府上送過去。”
薛三夫人點點頭,正要邁出去,看到了門附近的安芝,臉上的笑意頓了頓:“這不是林家二小姐麼。”
安芝微點了點頭,她與這位薛三夫人也就兩面之緣,難得她竟記得自己。
“我說怎麼這麼眼熟,你身體不舒服呢?”
“來配些藥送人。”
薛三夫人笑了:“原來與我一樣啊,想來都是逢了喜事兒了。”說完頓了頓,她也不繼續往下,示意丫鬟把那幾個錦盒的東西送上馬車,與安芝道了別,由人攙扶上了馬車。
安芝站在門口瞧著,蓋了新篷的馬車上吊著的那幾條絡子晃動的厲害,就如坐在裡面的主人一樣,無處不彰顯了兩個字:有錢。
“林小姐,真是抱歉,叫你久等了。”潘大夫迎了安芝進屋,“實在是因為薛夫人要的急,只能讓張大夫一塊兒幫忙。”
安芝笑了笑:“薛家逢了喜事,薛夫人高興也是應當。”
“一早就傳開了,薛家二少夫人有喜了。”潘大夫說起來時倒是沒有多高興,醫館內的藥材也都是外邊進的,薛家不來人也就罷了,薛夫人這一來,這些藥就留不住,可開醫館的哪有做一家生意,他們還是以給人看病為主。
安芝微怔,前幾日才見過薛家二少爺夫婦:“那的確是大喜事。”算起來他們成親也有一年多了,早前在寒山寺遇到他們就是為了求子。
“也不大好。”潘大夫搖了搖頭,話說的很輕,後面的聲音安芝沒有聽仔細,抬起頭看他,潘大夫已是尋常時候的神情,笑著問她,“林小姐要配什麼藥?”
“您這兒可還有阿膠膏?”
“有,有。”潘大夫聽到她說要阿膠膏,鬆了一口氣,“我這就叫人拿給你。”
“有勞了。”
等了片刻後,潘大夫叫人取來了阿膠,安芝又讓潘大夫配了個驅溼氣的茶藥方子,從醫館走出來時,雪大了不少。
“小姐您看那兒。”下臺階後寶珠指著不遠處,不知哪裡來的雜耍團在那兒表演,周遭圍看的百姓也捧場的很,遠遠的能看到噴火表演,寶珠尋常沒見過這些,有些驚奇。
安芝看了下天色,傍晚前去西市也來得及,便拉了寶珠去看雜耍,走近了瞧,一眾笑聲中,兩隻猴子頂著碗在人群裡討賞錢,身上還穿了衣裳,看起來十足的有趣。
到了安芝這邊,寶珠摸了幾個銅錢丟下去,這猴子還會衝她們鞠躬。
看過幾個雜耍後,雪勢越來越大,圍看的人才散了些,安芝他們也準備離開,轉身時,一旁傳來聲響。
“你們可聽說了,明年咱們這兒的巡使要換人了。”
“換人?三年不是沒到,你哪裡來的訊息,這事兒可沒聽人說起來。”
“我家有親戚在知府大人府上做活的,公文已經下來了,過了年就會來任。”